书城句子网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经典29句)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1、(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2、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3、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4、成语解释:斑鸠占了喜鹊的窝。比喻强占别人的地方或位置。

5、三顾茅庐: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6、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7、(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8、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9、[成语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0、成语例子: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11、伯仲之间(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12、三顾茅庐(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3、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14、[典故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15、下笔成章(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16、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现在用来比喻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7、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18、张灯结彩(zhāngdēngjiécǎi)

19、[典故出处]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七擒七纵。

20、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21、[典故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22、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23、(解释)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24、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25、(例句)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26、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27、(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28、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