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古人勤俭节约的名言(经典38句)

古人勤俭节约的名言

1、1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  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处)《尚书·大禹谟》。

4、  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谚语,意思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出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6、(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

7、(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

8、16)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9、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

10、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11、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有关于节俭方面的古诗(10首)君子以俭德辟难。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3、  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4、曹操《度关山》: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15、注释:①本篇题为“咏史”,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②《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③沈约《宋书》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干里,岂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诗校:“一作待珍。”⑤青海马: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

16、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17、注释: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18、(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

19、(出处)李绅《悯农》。(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20、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21、  时间不能“增产”,却可以节约。——谚语

22、  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23、1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篇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2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5、翻译:能够俭朴节用,是发扬大道的本源;而崇尚奢侈、放纵自己,则是败坏道德的根源。

26、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出自现代朱德的《勤俭》

27、  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2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29、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30、10)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31、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32、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

33、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34、翻译: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5、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有哪些关于“勤俭节约”的诗句或名言警句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36、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37、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