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97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

1、其次,对于知和行,王阳明并不主张两者之间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转化,而是坚持在过程中要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克服一己私欲,实现理想和实践的统一。如此一来,王阳明思想在道德修身的整体观照之下,侧重知行的一体性色彩十分明显。这就是王阳明强调的“事上磨炼做工夫”。“工夫”是针对人说的,主体是具有个体意识的人。人不仅能将学、问、思、辨这些属于“知”的意识付诸行动,进行属于“行”的生理实践,还拥有道德、伦理、情感,能作出价值判断,能够实现知行合一。对于知行关系上的道德判断,经过王阳明四处亲自讲学、弟子传播,当时的人们意识到工夫不分内外,只要能锻造锤炼达到道德伦理的要求,就都是必要的工夫。

2、王阳明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3、不行动是无行;放弃独立理性,盲从别人或者浑浑噩噩,沉溺于欲望之行动是为奴行;在理性体察下的自觉行动是为由行;外界环境的帮助下,用毅力约束行为使之合乎理性是为德行。最后知行合理性和行为之高度统行之乐之是为诚。诚者,天之道也。(王阳明知行合一)。

4、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是还没有领悟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情感。

5、如果知行合一是中华人几千来始终奉行的理论和方法论,那就等于它指导了中国人五千年,它能指导五千年来的中国人,自然也能指导现在的我们。

6、人的意识中之物本为经过人主观意识对外界信息之处理整合而成,如心理学之试验,若干图形,人脑可自动加工组合,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处于不同心理状态,或认知功能有差别者,主观感受到的图形也即不同。从此意义上言无心外之物,亦可。

7、要说明阳明所谓良知究竟是怎么回事,莫如用他自己采用的食和行的比喻:

8、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9、不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能引起许多困惑的,而这种困惑很大程度是因为王的理论本身并未做到自洽。(王阳明知行合一)。

10、“先生(指湛若水)大意,谓阳明训格为正,训物为念头,格物是正念头也,苟不加学问思辨行之功,则念头之正否未可据。夫阳明之正念头,致其知也,非学问思辨行何以为致?此不足为阳明格物之说病。”(1)

11、这张图基本上把孟子的四端说,朱子格物和阳明格物说融合为而且加上我的补充修正,可谓比较完整体现由性格物的基本流程。其中实线框里是我修正补充之后的朱子格物致知说,而在虚线框里则代表阳明致良知格物说的基本概念。

12、再一层意思,不体现在生理机制快乐机制上的知,不承认其为知;只有能体现为生理机制的知,才承认其为知。

13、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14、哪些事是你应该做的,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它来自你的心,那就是“义”,心得其宜为“义”,意思是,当你做一件事时,它能让产生持久的快感,内心无所亏欠,很适宜,那这件事就是你应该做的。

15、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万事万物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要想做到知行合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16、感悟:对于那些不地道的人,讲理是没有用的。要说服他们等同于改造他们的整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跟他们探讨下去,不但说服不了,还会不断愤怒失态;如果跟着呛,他们就会变本加厉;所以如果碰着这样的人,趁早置之不理。

17、《知行合一王阳明》经久不衰地受到读者的喜爱,取决于作者度阴山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的通俗清晰的解读,以及其扎实的历史根底。

18、其一是偏重于道德伦理,偏重个人之品格修养,而忽视了客观物理之探求。程朱尚说自然界一草一木都有理,都需要去格。到了阳明这里,则不然,有一段对话颇能说明问题:

19、但按照阳明说的,一念发动,既然已经是行了,不善的,当然要禁止清除,那善的呢?我发动个善念,是不是就已经意味着我做了善行了,已经是知行合一了?阳明没有顺延下去说善念发动后当如何,恐怕是他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吧。

20、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1、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22、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23、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

24、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25、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26、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27、“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28、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29、所以说阳明的致良知之说,虽强调知行合但很大程度上却只能流于嘴上空谈。对原本家教好、气质佳、力量足者,即便不说致良知,也差不到哪里去;说了致良知,自然也能锦上添花。对气禀差,力量不足者,你就把致良知当经念,每天念个一万遍都没什么用。

30、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1、譬如,见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一见到美色就马上喜欢了,没有人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欢呢还是不喜欢呢”;一闻到恶臭就马上厌恶了,没有人闻到恶臭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厌恶它呢还是喜欢它呢”。

32、盈天地间皆物也,何以格之?惟以意之所在为物,则格物之功,非逐物亦非离物也,至博而至约矣。”(2)

33、黄宗羲说的第一个“三变”,如王阳明之所述,这是一个“悟得其门”的过程。王阳明从朦朦胧胧地向往着“学为圣贤”,到“得其门”“入其道”,其间经历了整整二十年。

34、那么在应用到实践之中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所构想的去实践。如果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和自己最开始的预想发生了偏移或者是没有完全的去实践的话,那么这个时间也是无法做成的。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也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所强调的思想和实践要统一。

35、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36、类似利欲、色欲一样,亨欲同样需要节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及或者过分都会产生有害之结果。如果亨欲过低,则枯寂闭塞,变成与人群和时代脱节之人。亨欲过炽,则完全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失去自身之独立性,沉溺于信息海洋,迷失而难以自拔。比如人见一新闻,便思观众人如何评价,见一事件,便思众人如何议论,此皆迷炫忘己之过。当须跟脚立定,涵养己心,而不可惑于众议。

37、被雷劈中,是知,倒地是行,被雷劈中会立刻倒地,没有思考的时间。

38、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39、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40、《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41、对某些人来说知易行难,对另一些人知难行易。某类事情知易行难,另一类事情知难行易。对个人来说,知易行难,对群体大众来说,知难行易。当然所谓难易,也并非绝对区分,不过是从概率分布,统计角度而言罢了

42、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43、清浅而淡远的生活是殊途同归的期冀,在这样一个终点之前,我抉择了我的路并且敢于承担它的一切。当最终想好了这一切,我发现希望值得等待,而失望值得经历。

44、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

45、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

46、王阳明去格竹子,格了七天,不得其解,反而思虑成疾。这一方面是他没弄明白朱子说的格物是什么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朱子的格物之说原未完备。以至于阳明弄不清楚为什么要去格物,外界之物与我究竟何关?要格究竟从何处下手?天下之物无穷无尽,轻重缓急又在哪里,哪个该先格?外物如此繁多,如果一一都要去格,岂非疲于奔命,枉费性命?

4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8、当然还有一种狡猾点的办法,干脆说良知是知和未知的辩证统是知,同时又是未知。辩证法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么。但这恐怕超出了王阳明自己本人的想法之外了。

49、见到美色,立刻喜欢上,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本就是一体,所以,知行就是合一的。

50、伟大的思想只有灌输到大众之中,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才是它真正价值所在。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从孔子到孟子,从二程到朱熹、从陆九渊到王阳明,首先都是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学术,他们的言论和主张,都是为着解决问题,为医治弊病而开具的药方。

51、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52、“知行殊一论”与“知行合一论”的区别,就如同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子“兼爱”的区别,如孟子分工合作之论与许行自耕而食之论的区别。“知行合一”与“兼爱”与“自耕”皆是名目好听,说来动人,但或为躐等,或为隘陋,终究偏离正道。

53、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图文版权归原作者

54、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55、对此,度阴山在他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中对“知行合一”作了通俗易懂,极其清晰的解释:

56、这段阳明师生之间的问答就如同有毒瘾的张三问李四如何戒毒,李四说“你要知道吸毒不好”,张三说:“我知道吸毒不好,但现在问的是怎么戒毒?”李四说“你既然知道吸毒不好了,还问什么,吸毒不好明明白白,你不肯用功戒毒还有什么可说的?”

57、“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

58、而良知感应神速,无需等待,也就是说,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时都能快如闪电地得出正确答案,得到答案,知的同时毫不犹豫马上去行,就是知行合一。

59、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60、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61、“盖先生之论理气最为精确,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闢,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民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千条万绪,纷纭胶轕,而卒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

62、就这样,孔子用了超出常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把这首曲子弹奏得炉火纯青。同时举一反孔子在弹奏其他曲子的时候,也变得得心应手。

63、良知本身即是性之一部分的体现,而由性者,则涵盖范围比良知更广也。

64、然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却是旧瓶装新酒,他重新给这四个字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于是产生了强大的力量。

65、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66、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67、人类的气质之性所涉及的气禀样本空间中,绝大部分气禀既涵盖动物性的本能欲望,又包括泛性之端的五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好奇之心、创乐之心,还包括后天习得之知识理性基础上延伸而来之行为机制。

68、王阳明被称为有明一代气节、文章、功业第一人,被认为是真“三不朽”。但是,和许多成功人物一样,王阳明也一直毁誉参半。时人斥其“事不师古、言不称师,专以立异为高”,但不能不承认其事功的卓著;后人言其承朱学之式微鼓吹心学,为统治者另谋思想出路,却不能不承认王学的积极因素。万历十二年王阳明获准入祀孔庙,在同时入祀的三人中(另外二人为胡居仁、陈献章),王阳明虽然影响最大、功绩卓著,却争议最大。而在整个清朝,王阳明及其学说更是受到全面的压制。从上个世纪开始,我们也曾经给王阳明及其学说贴上一个标签:“主观唯心”。

69、利欲、色欲、亨欲是人行为之最基础的动力,也是“格物”最基础、最原始的动机。《大学》所谓自诚而明。这三欲便是诚的基础。

70、总括以上知行既殊又一之论,即为“知行殊一”论:殊而不忘其一而正视其殊。以殊为立足之基点,以一为全局之趋向。对于道德修身而言,知行不一为现实之状态,知行合一为趋向之目标,勿忘勿助;对于职业分工而言,个体不必强求知行合各尽所长,整体合作自然能实现知行合一。

71、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72、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

73、虽然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让自己不断地有新的领悟。

74、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75、晚明士大夫之戾气充斥,未尝不与心学盛行潜移默化有关也。这在刘宗周、黄宗羲师生上表现尤其明显,此师徒以心学弟子自居,然心胸偏狭,喜空谈而诋毁做实事者,无以复加。固是阳明心学先天缺陷所致之结果也。

76、“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

77、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78、理解了“知行殊一”论,则历代为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是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聚讼不已的乱象,可豁然而解。这些都不过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而已。

79、慢,是人生的过程。静,是人生的底色。默,是人生的境界

80、格物是在事上磨,格物是正念头,不格物则不足以致良知,不致良知则格物无从谈起。按阳明之论,实际上“致良知”即是“格物”即是“诚意”即是“正心”即是“修身”。这五者,名目不同,实则一事。身之主宰为心,心之发动为意,意之用为物,意之体为知。于身而言则为修身,于心而言则为正心,于意而言则为诚意,于诚意之用而言则为格物,于诚意之体而言则为致良知。犹如同一座山,从上空俯视拍一张照片,从东西南北各拍一张照片,呈现不同之景象,实则都只是这同一座山而已。阳明心学里“致良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本质上是五位一体,是对同一实体过程的不同视角出发产生的不同称呼。

81、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82、人类一切有意识的活动皆可称作行,思考是行,读书是行,写作是行,演说是行,讲课是行,走路是行,游泳是行,待人接物是行,革命是行,科研是行等等。

83、王阳明笑着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抛下公务来听我讲学呢?我的学问是行的学问,需要在事上磨炼才行。

84、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扩展资料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85、王阳明:点亮心灯,人生光明。世间风起,心灯不灭

86、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87、比如王阳明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个“知而不行”其实仍旧是某种知,这个知和行是不同的,只不过王阳明不肯承认其为知,所以叫它作未知,但这个未知其实仍旧是知,只不过没有落实为行罢了。包括王阳明自己强调的良知,良知人人都有,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致良知,那在致良知之前,这个良知究竟是知还是未知呢?如果承认良知也是知,那这个知和行就是两码事啊。如果硬说良知是知自然也就是行,那人人有良知,等于人人都知行合一了,还要强调致良知干嘛?如果说良知是不知,那显然又名不正言不顺。良知这个概念本就是强调人人都有的知,你现在又不承认其为知,那整个心学体系都变得毫无意义。

88、所谓“心中贼”,指的是朝中官员普遍存在的道德堕落与作风腐败,这个命题针对的正是当时朝中官员说一套做一套、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发出希望当政者扫荡“心腹之寇”以收“治国平天下”之实功的呼吁。

89、先生说:“这是因为心已为私欲蒙蔽,不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了。没有知道了却不去做的情况,知道了而不去做,那就是不知道。圣贤教人去知、去行,用意正在于使得知与行复归其本来的面貌,不只是简单告诉你怎么去知、去做就可以了。所以《大学》里给出个真知、真行的例子,‘就像喜欢美色,就像讨厌恶臭’。见到美色属于知,去喜欢就是行,只要一见到美色便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并不是看到美色后又起个念头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去讨厌便是行,只要一闻到恶臭便自然而然地讨厌上了,并不是闻到恶臭后又起个念头去讨厌。就像一个鼻塞的人虽然看到眼前恶臭的东西,但鼻子闻不到恶臭的气味,便不会十分讨厌它,这也只是因为不曾了解到它的臭而已。例如,称某人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必然是因为这个人已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才可以称他为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若不然,只是说些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话,怎么可以称之为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呢?又比如,知道痛,一定是自己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一定是自己冷了才知道寒;知道饿,一定是自己已经饿了才知道饿。知和行如何分得开?这便是知与行的本然面貌,不曾被私心杂念所隔断。圣人教导世人,一定是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否则就是还没有真正的知。这是多么紧迫而实在的功夫啊!如今硬要说知和行分作两件事是什么意思?而我将知与行说成一回事,又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知道我为何要如此说,只是去分辨知与行究竟是两回事还是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

90、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91、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92、“诚意”可使完全被动的奴行变为自觉主动的“由行”,“正心”、“修身”可使“由行”变为“德行”,“德行”之后再进入知行合快乐系统本身达于和谐境界的“诚明”。

93、说其过高过苛是指,人们在理性上认为某事好或某事坏,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无法相应的去做或不做某事,这种知和行脱节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这里不涉及虚伪或欺骗的问题,在理性上一个人完全真诚的认为某事很好,但他自己由于毅力问题或者心理障碍问题不能坚持做某事,这是完全可能的。

94、故此“格物”的格乃是“正”,所谓的物并非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之物,而恰恰是人意识的衍生。依他自己说法:

95、“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96、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