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
1、海德格尔指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对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它们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人有绝对的自由。
2、实际上,正如钱穆先生“里堂论学极重戴东原”(60)一语所言,焦循有关“情”的学说并非孤明独发,不过是戴震思想继承和发扬的产物,是与戴震“情”的观点珠联璧合的思想成果。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解读一下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连同《原善》)这一堪称中国思想史里程碑的代表作。
3、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并到勒阿弗尔一所高级中学任教。
4、萨特的出发点,是要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而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论述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几乎所有萨特研究者赞成,在他身上,“一直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以及对各种被剥夺权力者的同情”。
5、Plato.200 Five Dialogues: Euthyphro, Apology, Crito, Meno, Phaedo , 2nd ed., Edited by: Grube, G.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6、1909年,海德格尔来到了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他马上发现神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问,而哲学对他却有无比强烈的吸引力。当时,胡塞尔的现象学正在学术界兴起,海德格尔马上对它产生了很浓的兴趣。胡塞尔的两卷本哲学巨著《逻辑研究》也成了他反复阅读的案头必备书。不久,海德格尔决定放弃神学学习,转攻哲学。(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
7、第二种对爱的理解是占有欲,这是对所爱对象的欲求。这种爱是很真实的,但是有点鲁莽。因为这样的爱又过于自私。因此他认为,占有欲可以构成爱的动因,但并不等于爱本身。
8、(59)王财贵主编:《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41页。
9、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我们认为,尽管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不能因此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后来的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些事实表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有更深远的意义。海德格尔后期讲授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及莱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语言、艺术(诗)以及技术等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讲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讲稿)、《真理的本质》(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讲与论文集年》(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还有一些从他的观点研究哲学史的著作,对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为精彩。《海德格尔全集》现已出版65卷,尚未编完。
10、生存态指“此在”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可能性的面向未来的生活状态。“理解”是揭示生存态的主要方式。理解是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对现在的处境加以抉择,对过去的事件加以解释。本真的理解是“设计”(projection),它的德文词是En-twurf,意思是“抛将出去”。如果说,沉沦态是对世界的一种“归顺”,那么,设计则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它把自己的计划加诸世界,依可能性改变现实,让世界适应自己。非本真的理解表现为等待、观望和忘记,这些都是对自己的未来所采取的敷衍了事和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
11、(24)王财贵主编:《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98页。
12、(19)〔唐〕杨琼注,耿芸标校:《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99页。
13、长期以来,在由西方人所创立的心理学里,情感问题似乎一直被视为从属于与身无涉的纯“心理”问题。然而,即使在唯心主义长期统治的西方哲学里,这一观点能否成立也是值得认真推敲的。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指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已将“情”视为亦心亦身的东西,“从一方面看来,灵魂好像应该被认为是可以脱离躯体而独立的,……但从另一方面看来,它也好像是不能脱离躯体的,因为在感情中,它是如此不可分地和躯体联在一起;感情显得是物质化了的思维或概念”以“愤怒”为例,“按照一个观点,例如‘愤怒’就会被认作渴望报复或类似的东西;按照另一观点,愤怒就会被当作人的心血上升或热度上升;前者就是对愤怒的理性的观点,后者则是对它的物质的观点”
14、(107)(108)〔明〕冯梦龙:《情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2页,第879页。(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
15、对于尼采而言,他认为,这种“贞洁”的道德是反人性的。相比于妓女,尼采更鄙视处女,更准确的说,他鄙视人类那种“变态”的对“处女”的崇拜情结。与此同时,他也反对对妓女的歧视,尽管他不反对卖淫活动本身。准确的说,以“处女”和“妓女”的道德链条(一个位于顶端,一个位于底层)来理解女性,是一种男性的、形而上学的视角,一种“变态”的视角。
16、海德格尔给人的印象是,他拒绝将自己的哲学当做生活哲学,因为生活哲学是存在者层次上的,而他的哲学是讲究存在的,是某种存在论,准确地讲,是基础存在论层次上的。
17、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导论》
18、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绝对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19、何谓爱欲?有三种不同种类的爱。第一种是无私的爱,那是一种圣洁的爱。为了爱,牺牲自我。一种无我的爱。尼采认为,这种爱太不真实。没有“我”,爱就失去了载体。
20、值得指出的是,尼采对于女性解放运动却颇为冷淡。女性解放的实质在于,让女性拥有男性那样的权利,简而言之,让女性变成男性。所以根本而言,女性解放恰恰体现了一种“去女性化”(Ent-weiblichung)的潮流,恰恰证明了形而上学之男性动力的胜利。女性解放运动歌颂妓女、仇视处女,不过是对传统道德的一种“垂直颠倒”,这已经是落入后者的圈套之中了。
21、(9)李生绍、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灵枢》,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22、自笛卡儿始的近代哲学也没有分清“存在”与“存在物”的区别,实体仍是形而上学的对象。不过,存在不再是在事物的意义上所说的实体,而是在事物的本质的意义上所说的实体。本质必须是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东西,是一种“数学化的共相”。近代哲学的特征是,通过“数学投射”(mathematicalprojection),使一事物本质化,并将本质投射为“数学共相”。共相作为具体存在物,也不是一个自我显现的过程。尽管如此,传统形而上学仍不失为对存在意义的可贵探索,虽然做了歪曲、片面的解释,但歪曲和片面性也是自我显示过程中的环节,它们从一个方面、层次和角度揭示了存在的意义。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解构”(de-construction),在摧毁它的同时,保留合理成份。海德格尔承认传统形而上学的概念、命题与存在的一般意义的联系,他使用传统的术语重新建造存在论,但他还需要新的概念和术语。他能从哪里得到新的资源呢?
23、海德格尔建立了时间性与“此在”的存在状态之间的联系。时间性的三部分,过去、现在和将来,分别对应于“此在”存在的三种方式:沉沦态(falling)、抛置态(thrownness)和生存态(existentiality)。每一种存在状态都有一种相应的显示方式,每一种显示方式又有本真和非本真之分。按照这一格式,海德格尔对大量的生活现象和心理体验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24、(47)(48)(49)(50)〔清〕焦循:《易学三书·易章句》,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387页,第313页,第6页,第553页。
25、人在探索生命意义时,迟早会遇到最根本的问题:这一切变迁无已的世间万物,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人生短短几十年所要成就的是时间的功名,还是本真的自我?“向死而生”的智慧,对人类永远是有启发的。
26、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27、也正是从这种不无极致的“唯情主义”出发,才有了黛玉为报答宝玉的雨露之恩而倾其一生的眼泪“还泪”的传奇,才有了带发修行的“槛外人”妙玉纵有千年的铁门槛却挡不住其苦觅知音的故事,才有了思慕柳二郎的烈女子尤三姐义无反顾地以身殉情,才有了丫鬟鸳鸯对威逼利诱的所谓鸳鸯偶的以死抗争。其中,最缠绵悱恻、最为凄美的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悲金悼玉”这一叙事主线,它把堪称“焚琴煮鹤”般的男女爱情悲剧推向了极致。之所以“悲金”,是由于宝钗之于宝玉虽有“金玉良缘”,却因为宝钗不幸身为男性话语的传声筒而与这一良缘实际上无缘;之所以“悼玉”,是由于黛玉之于宝玉虽有“木石前盟”,却因为黛玉从不说男性话语的“混账话”而使这一前盟只能以潇湘妃子无尽的泪水来兑现。于是乎,“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业已成为《红楼梦》男女主人公插翅难逃的命运了。这也正是王国维所谓的“悲剧中的悲剧”。之所以是“悲剧中的悲剧”,恰恰因为它是一种女性话语失语的悲剧,也即一种更为深层、更为根本的男女相感的“元话语”沦丧的悲剧。
28、(40)〔南宋〕朱熹集注:《论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29、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
30、魏玛政体垮台后,有些教授已经站队了。与他们发表的不计其数的小册子和演说相比较,海德格尔的演说具有极端的哲学口吻与劳神苦思的强调;它是其袖珍型的表达杰作和撰述杰作。就其哲学标准来衡量,企划与自始至终具有一个罕见的暧昧性,因为它努力将生存论范畴与存在论范畴从属于历史契机,一边这些范畴创造出如此幻象,即其哲学内涵对政治情境具有先天的适用性。
31、在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这种“情”的身心一体性质更是得到高度肯定。这是因为,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此在的基本机制就是此在的“去在”(Zusein),即“在世界中存在”。而“情绪”(Stimmung)的现身则是组建“此在”的“去在”的最原始方式之一。这意味着,不仅“此之存在在其‘它存在着’之中以情绪方式展开了”而且这种“去存在”的情绪以其亦内亦外、亦灵亦肉的方式而存在:“情绪袭来。它既不是从‘外’也不是从‘内’到来的,而是作为在世的方式从这个在世本身中升起来的。……情绪一向已经把在世界之中作为整体展开了,……有情绪并非首先关系到灵魂上的东西,它本身也绝不是一种在内的状态。”(6)一言以蔽之,海氏的情的存在亦为一种身心一体之存在。
32、于是,正如《周易》坚持但凡阴阳相交者为利为吉那样,旨在趋利避害的人的欲望亦如此。也就是说,人的欲望实现既不取决于我之欲,又不取决于非我的他欲,而是取决于“既遂己欲,又遂人欲”这一人我欲望两两相孚的“互欲”。凡与他人欲望能够互欲的我之欲必遂,反之则必不遂。这种“遂”按照焦循的说法,也即《周易》主“吉”的“利”;而这种“不遂”,也即《周易》主“凶”的“不利”。在焦循看来,这种人我欲望两两相孚的“互欲”,也正是为宣称“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的《周易》所大力发明的“情”。故焦循指出,“情为旁通”“旁通而当,情也。不能旁通而位不当,伪也”“以利言之,乃知卦之吉。视乎情之旁通,旁通而当则吉,不当则凶”无疑,这种对《周易》的全新的解读不仅“立象以尽意”地使象数易与义理易二者得以有机勾连,而且一扫“欲”与“情”之间的迷雾,使其内在隐秘如如朗现,从而也使《周易》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情本体”哲学的真正理论开山。
33、其结果就是,一种崭新的理解“‘存在’本身的视域”出现了。
34、在以后的日子里,海德格尔大量阅读了尼采、克尔凯戈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谢林、黑格尔、狄尔泰等哲学家的著作;广泛地了解了当时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海德格尔受到了李凯尔特、舍勒等人的影响,并完全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学。1913年,海德格尔获得了弗莱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做了母校的讲师。
35、上面所说的三种存在状态的时间性都只是相对的,就是说,每一存在状态都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因素,只不过各以一种时态为主,分别显示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海德格尔在分析了这三种存在状态之后又对之进行综合。正如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现实中是不可分割的一样,沉沦态、抛置态和生存态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过程。海德格尔用一个专有的词组表示“此在”的全部的存在过程,这就是,“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寓于的—在世之在”(ahead-of-it-self-in-already-being-in-a-world)。词组表达了一个三联式:第一式是将来式,第二式是过去式,第三式是现在式。每一式都依附于其他两式,三者相互依存,联成一个完整的过程,表示“此在”的完整的存在状态。
36、他说:“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的目标。”
37、(83)〔唐〕杨琼注,耿芸标校:《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28页。
38、传统形而上学给人的启示是:存在论不能直接从存在的一般意义开始,它的出发点必须是“存在物”,“要从存在物身上拷打出它的存在”。(3)但存在论的出发点不能是任何一种存在物,而必须是这样的存在物,它的存在是其他存在物的存在的基础,因此,对于它的分析能够导致对一般存在的把握。人就是这样的存在物。因为只是通过人的存在,其他事物才能得以显示自己,人的存在是其他事物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了区别人的存在,海德格尔以“生存”(existence)表示人的存在。只有人生存着,其他存在物都不能生存,它们的存在(Beingofbeings)是一般意义上的存在,只能通过对于原本意义上的存在,即人的生存才能被理解。人虽然只是存在物中的一个或一类,但却是体现了存在原本意义的存在物。
39、(1)罗文英编:《心灵的栖居——名家美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5页。
40、在后期海德格尔的语言中,“技术”是与“艺术”相对立的存在的显现方式。他把技术视为一种自我扩张的、人所不能控制的“框架”(Gestell)。在古希腊时期,技术与自然相联系,“自然”(Physis)的原义是“涌现”。在技术的框架中,包含了一切以自然为源泉的东西:知识、艺术、工艺、诗,等等。人在那时担当着自然的守护者的角色。近代以来的技术以人的理论思维为创造的源泉,把自然当作征服对象,人自以为是技术的主人,实际上,技术的无限制的扩张已成为非人的力量,人已经被技术所吞噬。技术在盘剥自然的同时也毁灭了人自身。虽然海德格尔指出了技术的危险后果,但他又说,哲学和人的一切思索都不可能引起世界的任何直接改变。那么,人类的希望和意义何在呢?海德格尔在逝世前告诉《明镜》杂志记者:“只有一位上帝能拯救我们。”
41、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