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经典58句)

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1、释义: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3、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4、头上云俱黑,一片雨浪浪。——张玉娘《咏夏雨》

5、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难以割舍的离情,前途暗淡和渺茫。

6、乡村的雨,清新自然,雨中鸡鸣人家、竹溪村路,无不透露着乡村的淳朴、自然。带来田园生活的恬静、淡然。

7、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五代·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8、⑮罗念生编:《朱湘书信集》,天津: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版,第120页。

9、《咸阳值雨》是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最大的特色,便是采用了虚实结合和联想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两地空濛飘渺的雨景,展现了一幅美得令人心醉的山水画卷。

10、⑨朱湘后期诗歌(收录于他身后出版的《石门集》《永言集》)中尚有一些激愤的讽喻之作,如《一个省城》《误解》《人性》《收魂》《四行》《三叠令》《回环调》《巴俚曲》《兜儿》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主题上趋于繁复,较朱湘以往的诗有很大不同,其中的一部分在借鉴外国诗体(triolet、ballade、rondel)方面有独特的价值,这些都需要专门讨论。

11、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12、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出自现代: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13、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李商隐《春雨》

14、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15、如何读一首现代诗?这应该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就笔者的阅读习惯而言,读一首诗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细读”(CloseReading),这并非一般性的赏析,也不是一种随意的蜻蜓点水式的读后感,而是进入诗作的文本内部,对其词句、语调等内在“肌理”进行剖析;它要采用所说的“我思”的方式,让思绪在诗的文本里走动,揣摩、跟踪语词的流脉和气息。另一方面是把作品放在它产生时的历史语境中,放到作者本人创作的总体格局里,即不是孤立、抽象、封闭地对一首诗进行读解,而是尽量把它上下左右周边的关系、因素引进来,也就是增强它生成的“历史感”和“方位感”,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它的构成和线索。那么,是不是每首诗的阅读都亦步亦趋遵照这样的步骤——先条分缕析地从词句入手把它剖析得“体无完肤”,再由文本扩散开去、勾联相关背景进行解说,最后收拢起来回到诗作本身、聚焦于其主题意蕴等?似乎也未必。现代诗的一个特点是:每一首诗就是这“一首”,从内容到形式、从主题到结构,是自成一体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同样地,读一首现代诗就有读这首诗的独特方式,也许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读其他诗的办法,比如读冯至的《蛇》和读周作人的《小河》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16、翻译: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寄希望于万里长空,飞来鸿雁。

17、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18、六月潥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苦。——仇远《夏雨叹》

1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20、斜风细雨作春寒——宋·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21、全诗风格明快,意象缥缈,气势阔远,是一首惊艳千古的绝美唐诗。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温庭筠的这首《咸阳值雨》:

22、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23、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24、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25、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韦应物《东郊》

2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代: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27、不难看出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修改后没有分节、句子更凝练整齐、用词更富现代色彩等,最重要的是改换了“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这句。当然,对二者还可以做更细致的对比分析,但这里暂且搁置,将讨论的重心放在修改后的文本上。先整体上浏览这个改过的文本就会发现,它虽然取消了原有的分节,但仍然包含了两个明显的段落(或层次):以第五行中的破折号为界线,前后各5行分别构成了第二个段落(或层次);然后,两个段落里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各自还会有更小的层次。划分如下:

28、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29、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宋·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30、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31、⑧有人认为朱湘属于“新月派”,有人否认。关于二者关系的讨论,可参阅郝梦迪:《朱湘与新月诗派的关系考辨》,《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1期。

32、虽然第二个段落里,由“并且”连接的两个小层次之间,也许只是一种较“弱”的、非直接的递进关系,但由于“清脆的鸟啼”及其效应(“鸟鸣山更幽”)十分明显,它的出现不仅将前面的“雨景”迅速变为背景,而且扩展了“无声的期待”的心理空间。这样,全诗更像是一种“扬(放)—抑(收)—扬(放)”的精心架构:率先展示的四类恣肆的“雨景”实则仅是铺垫,它们聚集的情感(“心爱”)被收束在“最爱”(对于“将雨时的天”)之下,然后在“无声的期待”中映衬出“清脆的鸟啼”的现身,最后的重心落在“鸟啼”上。当然“鸟啼”也可被看作“雨景”的一部分,或者说它是另一种意义的“雨景”——鸟儿展翅翱翔的身影隐匿在视线之外,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如此则深化了标题“雨景”的涵义。

3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雨》,便是一首通过雨表达诗人无尽乡思的佳作。它是由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然这首诗在杜牧的众多诗作中并不算太有名,但是却是杜牧一首水平很高的绝妙诗作。全文无一“雨”字,却在句句写雨。短短二十八字,便写尽了雨夜的乡思。

34、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35、早春清晨,细雨斜风,淡烟疏柳,春寒渗人。游山品尝清茶野菜,特别有有滋有味,人间最有滋味的,还是这清淡的欢愉。

36、古诗中的雨,是有感情的。愁苦时,“昨夜风兼雨”;悲伤时,“梧桐更兼细雨”;离别时”骤雨初歇“,思念时“无边丝雨细如愁”;喜悦时”好雨知时节“。古诗中的雨天,情融入了雨,雨带着情丝。诗句,凝聚了滴滴的雨,雨点,带来了缕缕的情丝。

37、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明·杨基《岳阳楼·春色醉巴陵》

38、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39、        李清照的这首词写的是昨天夜里的风吹雨打,“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海棠依旧”说明这场雨不是狂风暴雨,晚上睡觉还能感知到,说明也不算太小。

4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4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

42、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清·王士祯《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43、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44、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45、烟雨外,几鱼鸟——宋·辛弃疾《贺新郎·梁》

46、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唐·冯著《短歌行》

47、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徐灿《菩萨蛮·春闺》

48、释义: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49、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宋·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50、唐代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是一份田园生活的恬静、淡然

51、《雨景》正是朱湘探索和实践的一个突出例子,尽管这首只有10行的小诗看起来语句清浅、诗意透明,似乎没什么值得深究的地方,但分析仔细还是可以缕出不少东西的。这里,在细读这首诗之前,还需要稍微了解一下朱湘这个人。也许人们对这位英年早逝(1904-1933)的诗人的生平、求学、工作经历等并不陌生,流传最广的大概是他充满悲剧性而又颇具浪漫色彩的生命结局(据说他是在上海往南京的轮船上吟诵着海涅的诗歌跃入江中的)。他的诗歌成就毋庸置疑:一方面,他出版了《夏天》《草莽集》等多部诗集,是1920年代尝试和深化“新格律诗”的重要诗人;另一方面,他有很高的诗学理论素养,他的《中书集》里有多篇诗评,显示了他对新诗及诗人的独到眼光和精辟洞见;此外,他还翻译了不少外国诗人的作品。不过,我格外留意的是朱湘的其他两个方面:一个是他的性格,孤僻、桀骜不驯、耿直甚至“急躁”,是人们对他性格的描述;另一个是他在工作、生活特别是家庭中的窘境,涉及人际关系、亲情、经济等诸种因素。这两方面对于全面了解朱湘这个人是不可或缺的。

5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

5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4、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国事家愁,伴着雨声涌上了眉间心头。

55、        刘长卿所描绘的雨是初春的毛毛雨,刚刚能沾上衣服,能感觉到湿润,但是不容易看见,比这种雨还要小的,应该就只有孝元帝所写的《咏细雨》:“风轻不动叶,雨细未沾衣。入楼如雾上,拂马似尘飞。”,这种雨都沾不上衣。

56、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许浑《谢亭送别》

5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