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农谚有哪些(经典38句)

农谚有哪些

1、 (农历七月下旬处暑时节,水稻是拔节孕穗的关键时刻,这时的水对水稻来说十分重要,这时若不断水对水稻生长有利,是增产丰收关键。)

2、那么父母什么时候能吃女儿送的礼品呢?古人总结的谚语这样说:“大年初二存一宝,全家财气少不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3、(农历七月上旬立秋时,晚季玉米(六谷)能抽出三片叶,今年秋收时玉米(六谷)能有一定的产量。)

4、老祖宗留下来关于判断年景的农谚很多,分享几个给大家,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一下,看看有几个是您听过的!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但得立春一日晴,农夫不用力耕田。“岁朝”指的是农历新年交节,也就正月初这段时间。“蒙黑”好理解,指的是阴天或者雨雪天气,“四边天”就是四面八方,指的是天空四面八方的意思,也指天空被阴雨雪天。“立春”指的是立春节气。

5、七月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土地庙进行祭祀。

6、立秋旱天连,冬季冰雪天。            

7、常言道:“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看来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也就是整个腊月时间,大家要及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保证身体健康。

8、今年立秋时间为农历六月恰好赶上了六月立秋。应了廖大爷说的那句农谚“两头不收”。不过这种说法言之尚早,就现在来看只能说得上是“一头不收”,而另一头到底收不收还要看秋天的玉米收获情况了。(农谚有哪些)。

9、古人认为女儿和女婿都属于外人,回到娘家是不能睡一张床的,因为夫妻两个发生关系会影响娘家的人丁兴旺,但是有些夫妻,特别是年轻夫妻可能会忍受不了,所以最好当天就返回家去,免得在娘家发生的不该发生的事,被人说闲话。夫妻二人回家也维护了夫妻关系,从这一点来看古人想的还是比较周到的。

10、1月5日,小寒节气马上就到了,你们哪里天气预报是晴是雪,是冷还是热?感兴趣的朋友,别忘留意一下,你们当地的天气情况,提前预测下一步天气变化,别忘交流分享。

11、对于此类谚语的解释有很多个版本,但总体上都说明了一点,谷雨节气到来的时间在农历月头时,对水稻插秧比较有利,如果出现在月中或月尾,插秧时间就要稍微提前一些。

12、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点清热、解毒、去火、消食的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13、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14、恰如谚语所说,如果小寒和大寒节气不冷,那么到了来年,相应的出现小暑大暑不热,看来非常对称。

15、农谚:“收麦不收麦,十月见三白”,什么是“三白”?谚语有什么预兆?其他农谚还有什么说法。

16、接下来,我们看看小寒节气不冷,有没有影响小暑节气天气变化呢?

17、大家可能感到,什么是“三白”呢?有些把握不准,其实,很好理解。

18、“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源自于“雨生百谷”之说,在农耕生产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气候节令。那么,谷雨节气在农历月头、月中、月尾有哪些讲究?随着谷雨到来,气候都有哪些变化?有哪些重要的农耕活动?谷雨当天的天气变化又有哪些征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世代相传又丰富有趣的和谷雨有关的农谚是怎么说的吧!

19、接下来,我们看看小寒节气不冷,有没有影响小暑节气天气变化呢?

20、(宁波农谚导读由宁波农谚传承人庄兆民先生供稿)  

21、(在农历七月下旬处暑时节,萝卜要种下了,农历八月上旬白露时节可以种菜了。)

22、谷雨前后是我国很多地区插秧和种植谷物的最佳时期,所以有“谷雨种大田”以及“谷雨下谷种,不敢往后等”之说,还有“谷雨播春秧,季节正相当”、“插田过谷雨,有谷无米”、“谷雨插好秧,夏季收满仓”、“苞谷下种谷雨天”、“播种大秋谷雨头,有雨无雨都能收”、“谷后谷,坐着哭”等等。

23、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初二回娘家要成双成对。

24、(1)•立了秋,北风溜,纳鞋底的婆 娘晌不休。

25、“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的意思是说,惊蛰节气这天听到雷声,说明大地阳气按时节正常启动了,也就预示这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分”节气,意思是说春分时节下雨,空气比较滋润清新,人的身体就会少得病。

26、正如谚语所说:“小寒暖,倒春寒”。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呢?小寒天气暖和,容易造成“倒春寒”。其实,老人常说,该冷不冷,不是好年景!看来春天出现倒春寒,不利于庄稼生长。

27、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了,在古代元宵节是非常隆重热闹的,全城都会张灯结彩,全民一起欣赏圆月、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去百病、送孩儿灯,舞狮子等,是非常热闹的一个晚上。

28、清明:我们可能比较了解,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到了清明时节,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踏青赏花,它既是节气,更是传统节日,通常是在农历三月初,迎来清明,民间更重要的是祭祀祖先。

29、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4个节气,时间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30、处暑一过昼夜温差大,因此“处暑”以后,各种作物成熟得格外快,自然对水分需求量也相对偏多。

31、“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上凝结成了晶莹的露珠。

32、处暑是农地作物追施水肥的关键时刻。是夺粮增产的火候。因此必需适时施肥水,抓紧田间管理。

33、(立秋到是秋天了,这个季节一般是较干旱的,叫立秋无雨20日晴。而这时晚稻和晚秋作物,很需要一定水份的,所以立秋下雨,对作物有利,农民心里欢喜。)

34、(立秋那天刮西北风,立秋以后的秋天里旱情较重,要注意肥水管理。)

35、在我国南方地区,常以此作为指导插秧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广东、福建等地有“谷雨在月头,找秧不用愁,谷雨在月中,寻秧乱筑冲,谷雨在月尾,寻秧难早归”的谚语,类似的说法很多,比如还有“谷雨在月头,有秧来喂牛,谷雨在月中,找秧到山冲,谷雨在月尾,找秧不知归”等等。

36、刚才分析交流可知,小寒节气不寒冷往往春天反而出现倒春寒现象。那会不会出现降水呢?谚语是这样说的。

37、(立秋过后,昼夜温差越大,秋后作物生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