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王阳明心学感悟(经典66句)

王阳明心学感悟

1、有一回,庞涓感谢童子的帮忙,将他煞费心机得来的《吴起兵法》竹简作为厚礼赠予了童子。童子却扔在一边。

2、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在诗的境界里,作者带领你,教你如何拓展穿越视野的局限,超越空间的局限,获得一种更开阔的视界。这种开阔感会让人生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慧,“力拔山兮气盖势”,踢开眼前的琐碎和局限,砸碎囚牢的铁锁,放飞心里那只自由之鸟!

3、《传习录》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上卷阐述了知行合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中卷有书信八篇。

4、解析:《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5、阳明心语:明心见性,觉悟人生,要从自我修心开始,而修心要从剔除外物干扰开始。

6、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王阳明脸上掠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7、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王阳明心学感悟)。

8、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王阳明心学感悟)。

9、阳明心语: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动静不失其心。

10、方教授首先给我们讲透了古代有道德的“好人”三层定义。首先的前提条件是,好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但层次有三:贤人——自己的能力特别突出同时又德才兼备之人,是贤人是可用之才;君子——君子得才兼备,同时还可以做到自我牺牲,舍身取义,是团结大家一起干事业的人,这里要注意,君子不一定是能力突出之人,君子善群善用贤人;圣人——圣人具备上述两者的全部优点,德才都是一流之人,最重要的是,圣人能不断的改造自己,还能不断的改造客观世界。就像《中庸》里的一句话,“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是说圣人激发他人,还能激发出外部客观世界,发挥出他的所有潜力,外部资源都能为他所用。如古代的王阳明,曾国藩,近代的毛泽东,孙中山,现代的我非常佩服的埃隆马斯克,等等,他们都是在发挥他个人的精神力量,来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11、道德执行力第四和第五分别是务实和灵活,主要讲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不空谈不讲虚的,灵活运用,临场发挥,“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这两点很好理解,不再多说。

12、读王阳明心学,似有所悟。试着用王阳明心学来重新审视自己,试图用王阳明心学来提振信心、磨砺前行。

13、良知,这俩字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我们可以暂且把他认为是人的良心,每个人都有良心,良心不会泯灭,只不过偶尔被乌云遮住了而已。我们普通人都会时不时的被乌云遮住良知,所以,需要经常训练自己,让良知始终照耀我们的心灵。

14、当然,王阳明学术也有其缺陷,清初学者也提出了批评,“明之天下,不亡于流寇,不亡于朋党,而亡于术”。

15、第四是学术的扩充力,第三点主要讲道德境界的扩充力,第四讲学术方面的,说实在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这点我也没听懂,希望下次再请假老师或其他同学。

16、王阳明从小饱读诗书,熟读兵法,擅长骑射,爱好程朱理学,格物明志。

17、阳明心语:人心不能由欲望主导,做人更不能藏私心。克己修身,心学磨练,来不得半点妥协。

18、我们都知道心学的核心思想就四个字:知行合一。但对这四个字,我们几个人能够理解?心学的知行合不是简单的知识和行为化为一体,相辅相成,而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剖析。就比如说圣人,以王阳明的心学来看。很类似于佛学里的佛。在此作者要强调一点,佛学和佛教不是一个概念。同理,儒学和儒家思想也不是一回事。佛学里最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佛。只是很多人戒除不掉身上的弱点,所以才修不成佛。只要每个人肯潜心悟道,他都能够成佛。而心学里的圣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只是很多人如璞玉一般,很多人没有把自己雕琢出来。

19、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0、《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21、阳明心语:人心不能由欲望主导,做人更不能藏私心。克己修身,心学磨练,来不得半点妥协。

22、解析: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23、除了鸠摩罗什这类顶级翻译大师,对于那些喜欢标新立异将经典浓缩的所谓“高人”,一般选择性无视... 

24、而王阳明本人也只活到了57岁,就因疾病离世(并非善终),不仅令人扼腕叹息.

25、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26、“阳明心学”揭示了明朝对情欲的主张和看法,在当时极为被人推崇,一时刮起了学习“阳明心学”的热潮。

27、阳明心语: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顺乎人心的态度。

28、嘉靖年间,民众暴乱久久不能被平复,于是有过平叛战乱战绩的王阳明被派上战场。经过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乱很快被平定。战乱被平定后,王阳明本来就有的肺病日益加重,于是便向皇上请辞请求告老还乡,但没等得及皇上批复,王阳明就先自己回了家乡养病去了。后来不久王阳明就病逝了。

29、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30、《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31、现在就让我们简单回顾下阳明先生传奇的一生。

32、王阳明佛道功夫几十年,而且他的根器是非常人能及的。所以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重要的是加强内在修为,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必须要跨过“那道坎”才行。

33、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34、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35、王阳明认为,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需要得到回报,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还可以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36、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最早来源于家族的精神,据考证,王阳明的祖上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祖上有很多名人,大多都是淡泊名利,不求功名利禄,精神需求压倒物质需求;其次是佛教影响,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氏,自古江浙地区佛教兴盛,尤其禅宗理念“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教能控制人的心境,估计王阳明在年轻成长阶段,深受其影响,“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主观压倒客观的思想,强大的内心力量估计最早来源于王阳明早年的生活成长经历。

37、阳明心语: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顺乎人心的态度。

38、王守仁晚年着重提倡“致良知”,他曾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知,“致良知”既是阳明心学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逻辑终点。

39、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0、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41、道人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道人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道人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2、第一个步骤是需要将道德升华为道德生命力,也就是内驱力。

43、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也就够了。

44、道人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道人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道人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5、离有光明之象,正合王阳明离世前那句话“吾心光明,亦复何求?”

46、当时的王阳明并不是自己想要去悟道的,本来的时候,王阳明的仕途十分的顺利,他中了进士之后就被推举过去做官,但是由于被贬,所以没有办法,于是就去悟道。他在龙场的时候,又把大学从头到尾基本上又读了一遍,他对于里面所说的那些思想,他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感悟,他发现了其中有的地方,跟他自己本身的思想是相悖的所以他开始通过自己的想法来观看这个世界。

47、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48、解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

49、当然小编与同学们又去了趟天水伏羲庙,供了三柱香,这是后话了。

50、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51、一日,王阳明与朋友一起游南镇,一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传习录》)人们常认为王阳明的回答否认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性,借此来批判他的学说。通过浙江大学教授董平的解读,王阳明的回答是如此这般精妙。你未看花时,山中花自开自落,是“寂”的状态,“寂”并非无,而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王阳明以“寂”的状态确认了山中花的客观存在性,你看到花时,则是由“寂”向“显”的转换,花便在你心中一时分明起来。王阳明说的是一种情景模式,你未看到山中花,你的心与花同是“寂”的状态,你看到花时,山中花才进入你的内心,成为我意识观照的对象,你的心才和花发生关系,我关心关注了,花开花落才有意义。王阳明的回答没有否认唯物主义,而是创造性地说明了事物存在另外一种方式“寂”,充满了“禅”味,让我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王阳明的回答与卞之琳的《断章》充满了人生哲理,妙不可言!

52、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53、“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54、阳明心语:“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55、但王阳明是个不寻常的人,此时他刚刚经历了母亲去世这样的挫折,所以他对事情的看法不同。

56、陪儿子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便想到了王阳明心学,感觉很想说几句话。

57、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是矫正心态的一种方法。

5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59、古人尤其是孔子很早就认识到,现实中的人们大都好色不好善,对待不好和罪恶的事物也不能做到嫉恶如仇,如果真正做到,那可以称作圣人了。现实中,很多人觉得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有的以为圣人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异类。而王阳明说,只要我们每个人肯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做圣人,这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就看你是否愿意。

60、王阳明告诉我们,即便是追求财富或功名,也要在良知的基础上去做,去践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了财富,取得了名望,那也是个人所造就的社会繁荣的假象而已,是不可取的。

61、方教授的讲课方式很接地气,引古论今所用的故事通俗易懂,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集大成者,能用简单的语言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给讲清楚的,才是真正理解透切的,那些动不动就用专业的术语,极难懂的语言来讲的所谓专家,其实是这些所谓的专家他们自己也还没搞明白。

62、 作者语:念念不忘天理,就是立志,立志就是回到人本来的样子。

63、“气”的分歧。陆九渊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做后归宿,学能变化气质。朱熹之气是和理相对的概念,既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恶贤愚)之别的内在因素。

64、   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人生是船,良知是舵,止于至善,至诚无息。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传家法。开启良知,证悟良知,在于人性的净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允执厥中”。人类一切的美好创造在于道心的开启。

65、“致良知”看似简单,但初学者要真正全面理解“致良知”的内涵,特别是“致”字,却并非易事。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王守仁在赣州进行的教化工作,或许可以理解他心目中的“致良知”思想内涵。

上一篇 唐三藏念紧箍咒歇后语(经典26句)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