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孔子论语(经典65句)

孔子论语

1、诲人不倦:诲:辅导。教人时不嫌委顿。形容辅导特别耐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工作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论语)。

3、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11) 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8、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3、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14、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15、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松柏般这种不畏严寒的坚强的意志,才能获得人生永远的成功。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7、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1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21、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2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3、树上卧只猴,树下蹲条狗。猴跳下来撞了狗,狗翻起来咬住猴,不知是猴咬狗,还是狗咬猴。

24、孔子说:已经做过的事情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情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5、《论语》里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而且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曾子等与再传弟子之间的对话。

26、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27、当然,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和而不同”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刺头”的雅号而成为圈内不受欢迎的人。

28、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29、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成群聚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30、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31、这里也涉及“被动”与“主动”的关系。颜渊请教有关“行仁”的方法,他认为要先由“四勿”做起,即是“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要先约束自己不要违礼。然后,再化被动为主动,做到“克己复礼”,其意为: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规范。人格挺立的关键,不正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吗?

32、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33、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4、孔子告诉弟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都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讲究诚信;同时还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那就可以读书学习来使自己得到提高。

35、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3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8、《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39、明明白白的“交友论”,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取之即用的交友六标准。

40、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41、我们所了解的是:人人皆可修养成为君子,而成为君子所带来的是整体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以及个人生命的安顿与悦乐。

4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3、君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别人,但是即使他和别人有不同意见,他也会和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44、他认为,学生只要各有专长,就可以从政做官,为国家做事。子路果决、子贡通达、冉有能干,但还只是“具臣”,拥有专业能力。孔子希望他们以“大臣”为目标,就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如果像冉有那样,只知为季氏服务,以税收增加其财富而忘了照顾百姓的初衷,孔子就会生气,要同学们对冉有“鸣鼓而攻之”。

45、在教育上;他创立私学,让中国学术下移,学在民间。培育更多人才,打破贵族垄断知识。

46、(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7、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48、遇事不察,是为人不够谨慎的表现,是处世不够明智的表现。

49、(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50、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就是:看到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以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贤德之人;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从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他的毛病。

51、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言我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时历千载,及至今日,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触类旁通,举一反学思相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俳不发”教学思想,依然不失思想光芒,积极的意义。

5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53、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54、孔子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二十岁时取亓官氏为妻,翌年生子孔鲤。他年轻时做过公务员,在大夫季氏家族担任委吏(管理仓库)与乘田(管理牲畜),皆有优良表现。后来他精通礼仪,长期以助丧(承办丧事)为业。他最与众不同的,是从十五岁开始立志求学,学会了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触的礼与乐,以及传统的经典与技艺。

5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56、理屈辞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7、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5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9、《论语》刚开始在儒家经典中地位并不高,一度被称为“小经”,南宋后因为理学家朱熹的推崇而日渐成为儒家“第一经”。

6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61、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62、《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6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64、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上一篇 人生哲理图片带字(经典106句)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