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囫囵吞枣的意思(经典71句)

囫囵吞枣的意思

1、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2、(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囫囵吞枣的意思)。

3、客人:总之,吃什么水果都有好处,但是都不能多吃……

4、如果是知道底的人,仔细咀嚼再吞咽;如果是不知底的人,一下子整个把枣吞了。

5、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6、据悉: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东风医院)肛肠科成立于2000年,系医院的特色专科。该科经过17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声誉,在任丘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开展的“无痛治疗”深受患者的欢迎。科室每年门诊就诊人数约3000人,住院手术治疗300余例。

7、《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如老庄所谓恍惚者。”囫囵,一本作“鹘沦”。

8、家乡清晨的空气总是这样的清纯几净!金黄的原野,清脆的歌喉,还有那熟悉的一草一木,触景生情

9、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10、(囫囵吞枣的意思):囫囵:整个儿。把整个枣子吞咽下去。比喻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不求理解消化。

11、(hú lún tūn zǎo)是成语,出自《答许顺之书》。把枣儿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12、囫囵吞枣呢,出自朱熹的《答许顺之书》。囫囵吞枣说的是把枣子整个儿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现在呢,我们都用这个成语描述人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就笼统地接受。

13、先生:你把大枣整个儿吞到肚子里,它还能消化吗?

14、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人说笑嬉闹,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15、你看,我可以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说完,傻瓜就使劲地吞,枣子一整个儿一整个儿地吞,吞得他直翻白眼。

16、你觉得你这样囫囵吞枣的做完这件事情会不会有收获呢。

17、在北京及东北的方言里,我们也会听到“囫囵个儿”,意思就是完整,整个的意思。例如:由于家里穷,李明小时候没穿过一件囫囵个儿的衣裳。“囫囵个儿”还可以解释为不脱衣服睡觉。

18、他囫囵吞枣地把晚饭塞下肚,好像三天没吃过东西似的。

19、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20、读书,学习要善于思考,囫囵吞枣会收效甚微,是一种不良习惯。

21、4)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22、(近义词)鹘仑吞枣、走马观花、生搬硬套、一知半解、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23、同桌看一篇小说,才用十分钟就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24、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25、老师叫我们熟读明天的课文,而我囫囵吞枣的几分钟就看完了。

26、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伤不到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27、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28、客人看了,十分无奈,哎呀,拿你这个傻瓜真没办法,你简直是囫囵吞枣。

29、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30、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31、传古时候,有个喜欢自作聪明的人。有一次,他向一位老医生请教,吃什么水果对身体最有益。老医生对他说:“水果各有各的特性,每种水果对人的身体都有益处,但吃多了,也会带来害处。比如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但吃多了,就会损伤脾胃。

32、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33、“囫囵吞枣”四个字合起来,我们可以理解为把整个枣子吞咽下去。

34、(成语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35、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36、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37、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38、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 bēi huān lí hé,意思是伤心,悲哀;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39、我在小城听雨,雨落青石,似你举棋落子那清脆一击。

40、应用①大蟒蛇将食物囫囵吞枣般咽下,没有经过任何的咀嚼。

41、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42、(示例)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融会贯通。

43、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囫囵吞枣”的成语意义。

44、这一天,天气很晴朗,张三来到集市里闲逛。他看见几个卖水果的摊子,于是就停了下来,想买些水果。

45、他稍微思考了几秒钟,又眉开眼笑了,我明白了。于是他拿了一个梨子,用手擦了擦表皮,就吃了起来。

46、2)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47、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的学生。当然,里面有几个傻瓜。

48、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

49、(成语解释)不多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细,笼统的接受。。囫囵:整个儿。

50、我们要借鉴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切不可囫囵吞枣,应该厚积薄发,如老马识途一般循序渐进。

51、学问二字,学是学,问是问。要多问,不可再囫囵吞枣了。

52、为什么同样遇到好笑的事别的女生清脆的笑几声就完了,你却像个哮喘的驴一样停不下来

53、还得意地说:“我把它整个吞下去了,不嚼根本就没有碰到我的牙齿,就谈不上伤到牙齿了”。正说着,一颗枣子卡住了他的喉咙,呛着他拼命地咳嗽起来,好像肺都要咳出来一样。

54、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55、(引述法)这种造句方法,就是顺着别人引述的意思接着往下说。例如:《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文要求用如果就造句,老师作了许多方面的引述,让同学们顺着意思说下去,如如果我是图书管理员如果鱼儿离开了用囫囵吞枣造句大全上课学习不能半知半解,囫囵吞枣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小明回到家里,把老师发的家长信囫囵吞枣的看了。

56、爸爸讲的故事我不是很明白,只能让我囫囵吞枣的了解了一些清脆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中文):清脆

57、先生:你们先别笑话人家。其实你们啊,也经常犯和他一样的错误。

58、所以,之后我们用囫囵吞枣这个成语,比喻这些不动脑子的人。

59、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60、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61、然后得意洋洋地说:“嘿,你瞧像我这样嚼碎了不吞下去,不是既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伤脾吗?”

62、从今天起,每周五将会更新一个新专栏——《成语故事》。选取了一系列日常成语,同时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放给小朋友多听一听,多积累,多学习,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63、枣子呢,对脾有滋补作用,但吃多了,对牙齿又不利。所以吃什么东西都要适量这个人摇头晃脑地说:“我有办法既可以得到水果的益处,又可以使身体不受伤害。”老医生问道:“你有什么好方法呀,能告诉我吗?”“我的方法就是,对不同的水果,用不同的方法去吃。

64、或许是一阵风雨的洗礼,才使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更为清脆响亮,更为晶莹绚丽。

65、(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66、淘气学生: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多多地吃梨,但是又不会伤害脾;可以多多地吃枣,但是又不会伤害牙。

67、每次我看到新的东西,我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在细细琢磨。

68、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69、一遍遍念你的名字,清脆响亮干净利落,有点翘舌,有点怜爱。

70、  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梨和枣子的药性是“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想了一会,就得意地说:“我明白了!以后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只咽不嚼。那就既不伤牙齿,亦不伤脾胃。”旁人笑道:“吃梨只嚼不咽还可以,吃枣却难了,囫囵吞枣,怎么受得了呢?”  从前,有个医生向病人介绍梨和枣的性能时说:生梨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脾有坏处。而红枣正好相反,能健脾,却伤牙齿。这时有个人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吃了这两样东西有益而无害。在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则不嚼一口将其吞下去。这样以来,既不伤牙,又不伤脾,能一举两得。  囫囵:整个儿。这个成语比喻学习时不深入理解,生吞活剥。也指对事物不加分析,含糊了事。 

上一篇 雷锋纪念日(经典32句)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