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作品特点
1、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莎士比亚的作品特点)。
2、莎士比亚尤其喜欢的音步是五步抑扬格,每行诗是由五个两音节抑扬格组成的
3、和平主义时期:以传奇剧创作为主,此时期也称田园剧时期。此刻的社会矛盾冲突尖锐,资产阶级革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人文主义者的崇高理想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因此,莎士比亚退居书斋,以神话般的创作方式,描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以揭露现实的阴暗冷酷,同时又以仁爱、宽恕、谅解的精神,积极探索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这一时期的创作基调转向清丽、俊秀,呈现出高妙远逸、圣洁至纯的意味。代表作有《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4、 中国导演的《哈姆雷特》,你看过几部?(孙若茜)
5、莎士比亚的戏剧对后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马克思曾就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在他的回信《致斐迪南·拉萨尔》中提出了“莎士比亚化”这一名词,即借鉴莎士比亚对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真实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方面,广泛反映社会阶层的生活与思想,人物应个性化,反对千篇一律的类型化,此外情节应具有生动性、丰富性。这一理论成为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论点。
6、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凯撒大帝》
7、这周去悉尼大学参加了一个数字人文(DigitalHumanity)的工作坊,学习了一些计算文体学的方法。
8、从计算问题学的角度看,莎士比亚在词汇丰富度和新词使用上是和当时趋势相近的。他在语言上是极其贴近他的时代,他的非凡贡献在于他用那个时代的英语而非是语言上的异端。
9、在一行诗中,音步是一定量的重音节和轻音节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单位,就像音乐中不同的节拍含有不同数量的拍子。一行诗通常有好几个音步。
10、Ingravitationalterms,“culturalspace-time”isbentbytheblack-hole-likesingularityofhisreputation.
11、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
12、在纽约理查德·罗杰斯剧场上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摄于2014年)
13、1594年,莎士比亚加入著名的宫内大臣供奉剧团,这个剧团在1603年改名为国王供奉剧团。他在剧团里他既当演员,又做剧作家,后来成为剧团的股东,逐渐富裕起来。
14、大约在80年代末期,他开始戏剧创作,先是改编别人的剧本,继而独立创作,他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历史剧《亨利六世》,上演后获得成功。随着莎士比亚在剧坛逐渐的崭露头角,他也开始与权贵交往,受到显赫的骚桑普顿伯爵的保护。
15、据统计,莎士比亚用此高达两网格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16、1590~1600年的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17、和音乐一样,诗歌有特殊的术语描述这些韵律。
18、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等,开设课程有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概论等。(莎士比亚的作品特点)。
19、某版本的莎翁戏剧集中的序言,有一段这样的话:
20、描绘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场景的油画作品(迪奥多·夏塞希奥绘,1854)
21、结果发现这些作家的生词比例都分布一条斜线附近(想象一下),因此莎士比亚的词汇量并不很突出。换句话说,如果这些作家也写同样多数量的作品,或者他们的作品如果有同等数量被流传下来,他们作品中的词汇量也有可能达到莎士比亚的水平。但是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远远多于其它作者,因此这一数据还不能完全对比莎士比亚和同时代作家的词汇量。
22、“ThegreatnessofShakespeare’smindisthereforenotshownbythefactthathewasacquaintedwith20,000words,butbythefactthathewroteaboutsogreatavarietyofsubjectsandtoucheduponsomanyhumanfactsandrelationsthatheneededthisnumberofwordsinhiswritings.”
23、虽然他以戏剧闻名,莎士比亚首先是一位诗人。
24、Louisule发现Nashe作品Summer’sLastWillandTestament的词汇量比莎士比亚任何作品的词汇量都大(作品中不同词汇的比例)。同时,他也认为词汇量不是作品好坏的标准。
25、“整个宇宙”,这是个多么雄心勃勃的词。莎士比亚的作品当然是浩瀚的。他的剧本里不仅有政治与历史,还有自然科学(统计显示,他描写了超过200种植物和130种动物),涉猎过服装、烹饪,研究过占星术、炼丹术以及军事战略战术。但这些知识不能确保他不会过时。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人:他刻画了英国人、欧洲人和美洲人,塑造了丰富和普遍性的人,创造了诸多各异的人性和人格,洞察了人的内心世界与思想情感,思考了人生的真谛。某种意义上,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正是莎士比亚创造了我们”,或者说,“是这些形象创造了我们”。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也在于其陌生性(strangeness)。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初次阅读他,都会感到是在接触一个陌生人,产生一种“怪异的惊讶,而不是种种期望的满足”。阅读莎士比亚的体验,在任何国家与任何时代都是新鲜的。他的天赋,体现在一种无法同化的原创性,极少有人能够像他的作品那样,提供着终极意义上的戏剧原型。
26、但是,一些学者对比了莎士比亚和其同时代的作家作品中词汇量。
27、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28、无论是哈姆雷特思索他存在的意义,或是罗密欧表述他的爱意,这些人物都运用五步抑扬格来表述他们的情感和他们所处的境地。
29、1608~1612年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
30、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去世,这一天与他的生日是同一天,享年五十三岁。
31、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子。——《麦克白》
32、据说五步抑扬格方便演员记忆,观众也更容易理解,因为五步抑扬格与英语十分切合。
33、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34、这种创造性,与莎士比亚创造语言的天赋有紧密的联系。在他生活的那个英语还未成熟的年代,他就能用自创的英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从未被他的当代人领悟到或从未能说出的人生感悟和真谛。正是莎士比亚,让英国人和人类不会因缺乏语言表达而丢失太多的思想。当语言被他创造出来,成为被无限扩散和无尽延续的自在时,一个词语或一句话的所指,能有多宽广与深邃呢?也许和宇宙一样吧。
35、第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36、OttoJespersen认为我们应该区分一个作家使用的词汇和他所知道的词汇。比如莎士比亚使用了约20000个词汇,而Milton的诗歌中只有8000。这其中的差异可能是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在题材上比Milton更加广泛,而不一定是莎士比亚在词汇上天赋异禀,在文学史上无人能及。
37、Out,out,briefcandle,lifeisbutawalkingshadow.(Macbeth)
38、第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秽言秽语。
39、发现总体上,后续作品的新词量是减少的。莎士比亚的词汇量在后期作品里并没有异常变化。相反Jonson和Middleton的最后一部作品theSadShepherd,AGameatChess在词汇上有更多的新词贡献。
40、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估计没有之一。
41、当然,莎士比亚戏剧里大多数的台词,都是普通的散文,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莎士比亚的文字变成了诗歌。
42、 经典的发明:英国与世界的莎士比亚(蒲实)
43、“莎士比亚的伟大不在于他熟练掌握20000个英文单词,而是在于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他需要这样大的词汇量去表达人类及相互关系的命题。”
44、Slater认为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也许不在于用了很多生词,其文学性可能在于把一些常见词用的更加丰富。于是Hugh教授比较了121个作品中常见500词和生僻词(在作品中只出现了一次的词)的模式。
45、 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时结合抑扬格五音步。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别。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 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规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
46、第三时期(和平主义时期,1608-1612)。每一时期的成就都与相应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莎士比亚个人思想动机的剧变有关。各个阶段的时间、具体作品、思想艺术风格都需掌握。无论考与不考,莎士比亚这般的巨匠都是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
47、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莎士比亚在这些时刻使用五步抑扬格,而不是用六步扬抑格或四音长短格?
48、然后他又找了两位在作品数量上可以和莎士比亚(28部)相比的作家,ThomasMiddleton(18部)和BenJohnson(17部)。他比较了三位在时间上,后续作品新词比例的变化。
49、该剧上篇写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由于贵族不和而失利;中篇写国内贵族的纷争和平民起义,导向内战;下篇写红白玫瑰战争时期的封建内战,红玫瑰贵族集团一度战败,国王被杀。在整个剧本中亨利六世被描写成了一位昏聩无能君王,贯穿全剧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有了强有力的王权,王国才得平安,而作臣下的职责就是尽忠国事,不得为私利横生事非。
50、现在,把它扩展成一个正好是五步抑扬格的句子。
51、莎士比亚的创作生涯持续了23年时间,创作的作品当中,流传下来的有38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以及若干首不同题材的短诗。
52、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53、1582年11月,18岁的莎士比亚与比他大八岁、家住亚登森林边缘地区的自耕农的女儿安妮·哈瑟威结了婚,婚后第二年,莎士比亚的女儿苏姗娜出生。1585年,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出生,莎士比亚的生活压力骤然大了起来,为养家糊口,他开始在地方上作教师。
54、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同时,在喜剧方面,莎士比亚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的基调。在他的喜剧中,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以及对人类光明前途的展望。
55、Whyshouldadog,ahorse,arat,havelife,andthounobreathatall?(KingLear)
56、约三百年前,歌德在莎士比亚的纪念日发表了题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演讲。他以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昂高呼:“自然,自然!没有比莎士比亚的人物更自然的了”!啊,三百年过去了,莎士比亚依旧是说不尽的。
57、⊙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77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58、 电影:《疯狂动物城》,兔子与狐狸之间爱的故事(李东然)
59、英语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说的语言,他们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来生活在欧洲大陆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日耳曼人就兴起了。他们当中的一支,即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渡过英吉利海峡,把原来住在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人打败了,并从此建立王国。
60、总共十个音节,许多莎士比亚的名句都是使用这个音步的:
61、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世界戏剧史的泰斗,正是他那些表现人性多样性的杰出作品使得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62、莎士比亚的剧作,确实是用诗写出的诗剧,但那是一种特殊的诗,即不押韵的素体诗,再加上押韵的诗和散文,组成混合体,而不是由一种单一文体组成。
63、因此他又选取了1580到1619的121个作品,并把这些作品以10000词为单位分成若干份,结果发现,莎士比亚并不是词汇丰富度最大的作者。
64、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
65、关于莎士比亚的一个坊间和学界的流行说法是莎士比亚的词汇量极大。StephenGreenblatt认为莎士比亚的词汇量是25000,而JohnMilton只有12000。TheStoryofEnglish一书中认为莎士比亚的词汇量是正常受过教育的人的两倍,并且高于同时期的作家。也有人将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伟大归功于其用词丰富,绚丽斑斓。很多老师都用这个说法强调背单词的重要性。
66、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67、1601~1607年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
68、为什么莎翁这么耐读耐看,被不断解读、演绎和改变,四百多年来经久不衰?“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谚语式的句子,可能正好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莎剧的开放性特点。有莎学专家阐释过开放性,认为它的好处“就在于能无限、无限、无限地延伸开去”。莎士比亚的戏就像一个开放的容器那样延绵不断,总是有很多产生怀疑、引起争论的不确定因素,但怎么争论都不会有定论。比如,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他的肤色究竟有多黑?这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奥赛罗的扮演者可以是非洲黑人,也可以是棕色皮肤的摩尔人,还可以是孟加拉土著。《麦克白》里的巫婆在舞台上也有很多扮相,三个黑人,一黑二白,两个亚洲人搭一个高加索人,都出现过。他的文本也是开放的,可以无限的阐释。比如,他的十部英国历史剧,从《约翰王》到《亨利八世》,叙述了英格兰如何从金雀花王朝过渡到都铎王朝的历史,讲述了一个完整的“英国故事”。这部英国史诗以英格兰国家为主人公,君王是其人格化体现。它们当然表达了莎士比亚的历史观、政治观和君主观,但后人对这些历史剧文本的意义结构和母题的理解却是无穷无尽的。可以说它们从君权神授和基督教的角度关照人格化国家罪与罚、堕落与拯救的命运,也可以理解为它们在讨论君王合法性来源的问题,还可以解读为这些君王的自我成长——像亨利五世这位莎士比亚眼中的理想国君,就通过成为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人而成为真正的王者,人与王,王与国浑然一体。开放性还让各种改编、再创作乃至解构成为可能。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就以小说《葛特鲁德与克劳狄斯》解构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母亲与他的叔父在长时间里真心相爱,嫁给他父亲才是政治联姻);英剧《莎士比亚重现》在现代场景里重新诠释莎士比亚原型人物的同时,也解构和重构着如麦克白这样的原型人物的心理、人格与动机;你可以说《奥赛罗》的主题是奥赛罗被伊阿古欺骗弑妻,也可以分析出它的母题是一个异乡人无法克制的不安全感;《哈姆雷特》当然是复仇记,但也是关于自我认同迷失和内心挣扎的故事。正因如此,莎士比亚的剧不是被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古老对开本,而成了一个有生命力的、不断自我丰富的戏剧对话的场域。
69、他常年致力于通过统计的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特别是莎士比亚。这种技术可以用来了解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体特点,判断某一作品是否在文体风格上符合某一作家,进而推测一些争议作品的署名问题。
70、莎士比亚的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重音。不是重读某个单词,而是是强调单词中的某些音节。
71、我们可以看到抑扬格,不论标点符号或单词长短,音步是看音,而不是拼写。
72、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他采用标准的语言书写,常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 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一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维洛那二绅士》的台词则被评论为做作不自然。
73、1587年,他随在自己家乡巡回演出的剧团去了伦敦,开始了戏剧生涯。在剧团里,莎士比亚给有钱的观众照料马匹,在戏里跑龙套,为演员当幕后提词人,这使他逐渐熟悉了剧场内外。
74、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的文风变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剧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国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塞西尔·布拉德利将这种风格描述为“更紧凑、明快、富有变化,并且在结构上比较不规则,往往错综复杂或者省略”。 在创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亚采用了很多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连续、不规则停顿和结束,以及句子结构和长度的极度变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对听众是挑战。 后期的传奇剧,情节及时而出人意料地变换,创造了一种末期的诗风,其特点是长短句互相综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语和宾语倒转、词语省略,产生了自然的效果。
75、在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实事求是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准确的结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不是社会悲剧或其他悲剧。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为必须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意志和内心,也就是说,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应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他们自己负责。此外,他的悲剧也存在于命运所摆布的人物身上,无法逃脱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76、Ifearthynature;itistoofullo’themilkofhumankindness.(Macbeth)
77、What’sdonecannotbeundone.(Macbeth)
78、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生命,而你却没有一丝的呼吸。——《李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