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王明阳的心学为何被禁(经典75句)

王明阳的心学为何被禁

1、1517年正月,46岁的王阳明到达江西开始剿匪,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通过非凡的谋略,1年零3个月后,“攻心为上”的他成功剿除各路匪患,发布南赣乡约,厘清行政。通过事功的建立,他的“事上练”更臻完善,并写出《大学问》一书。

2、在当时人的眼里,这本《大学章句》就是“《大学(修订版)》”,是最准确最权威的。而王阳明认为未经修订的《大学》没有任何问题,读着通顺,也不影响理解。他不仅自己读“旧本”,还将自己的心得与理解传授给弟子,让弟子和其他人也读“旧本”,别读“修订本”。

3、提到心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王阳明,但心学不是王阳明的首创,他只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但很多人已经不记得李贽了,他才是后期心学的泰山北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开始的心学也属于儒学。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先生在研究心学的过程中可谓是走火入魔。作为一个禅宗爱好者,王阳明有着别人没有的悟性,所以他才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到了极致,是百年难遇的天才型学者。王守仁总结出了“知行合一”的心学理论,什么叫知行合一呢?多数人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知识和行为的合二为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说白了就是变通。但哲学这东西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也是后来心学发展出了各个不同的派系,成了大明朝廷恐惧的东西。(王明阳的心学为何被禁)。

4、《告谕浰头巢贼》有云:“夫人情之所共耻者,莫过于身被为盗贼之名;人心之所共愤者,莫甚于身遭劫掠之苦……尔等今虽从恶,其始同是朝廷赤子;譬如一父母同生十子,八人为善,二人背逆,要害八人;父母之心须除去二人,然后八人得以安生;均之为子,父母之心何故必欲偏杀二子,不得已也;吾于尔等,亦正如此……吾南调两广之狼达,西调湖、湘之土兵,亲率大军围尔巢穴,一年不尽至于两年,两年不尽至于三年。尔之财力有限,吾之兵粮无穷,纵尔等皆为有翼之虎,谅亦不能逃于天地之外。”王阳明剿匪与他人的不同,在于他从“心学”的根本出发,从天、地、人“三才”一体观和民本主义出发,体现了对天下生民之生存的关怀。

5、1502年,三十一岁,告病归余姚,筑室阳明洞天,静坐行导引术,能先知,后因其簸弄精神,不能成圣,摒去。

6、新学从一个学院派学说,最后发展成了全民化运动。在心学大师王阳明过世之后,他的弟子们把心学发展到了极致。在一代名臣张居正时代,如果那个老师不会讲心学,那将会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心学发展的最后成了一个最前沿的思想阵地,如果心学能够再一直发展下去,就没有后来的满清了。这时的心学都提倡什么呢?心学提倡男女平等,思想解放,打破传统,甚至性解放,是类西方化的一种自由思想的潮流。尽管心学是儒学的一种,这时的心学却完全打破了那种君君臣臣的传统思想,就是不断地发掘人性的本质。这时明朝大街上经常出现了大量的裸奔者,还有各种自己设计的奇装异服……嬉皮士之类的东西。开始大家还很惊奇,后来早已经见惯不惯?如果这种思想一直发展下去,再加上后来正武宗正德朱厚照能再次启动“郑和下西洋”计划,那么明朝会比西方早几百年发达起来,并因此称霸世界。

7、    王阳明得出的答案,来自于他的切身体验,而非单纯的哲学思辨。按照他自己所言,“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这个“百死千难”,无疑就是他在龙场悟道之前的经历。之前,他孜孜于“得君行道”,然而,他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治”没有“道”,“君”也没什么“理”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现实世界里,他坚持“治道”以“得君行道”为先决条件,无疑是缘木求鱼。

8、你能把我这个学问根基全部反掉,说得一无是处,他肯定反你,这是一个方面,他遭到各种各样的批评。

9、图为阳明洞。阳明洞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岗山上,因王阳明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时,谪居此地而得名。该处是王阳明学术思想的萌生地和传播地,有“王学圣地”的美誉。

10、    王阳明的弟子这么记录他的形象:“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

11、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进入后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12、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视国家社稷如儿戏,又有太监专权,宵人取胜,权倾万乘,威劫大臣;官员唯唯诺诺,阴谋者胜,阳谋者败;苛捐杂税极酷,国法恣睢,激变民心;明王朝天下之势,每况愈下。这些都让王阳明痛苦而无奈。

13、我个人觉得是两个缘故,一个缘故就是如果他把这些个所谓的传统之见都颠覆了以后,那些在传统之学当中浸润出来的那些学者,他们愿意吗?

14、关于王阳明,我们都知道,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被誉为一代圣人。在中学课本里对王阳明的提及只是稍稍概括一下他的心学,甚至关于心学的考点也比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

15、经父亲的周旋请托,几个月后,朝廷裁决王阳明出狱,谪贬至贵州龙场做驿栈驿丞。王阳明从京城回浙江老家做赴谪准备,刘瑾派出的锦衣卫一路尾随追杀至钱塘江边。王阳明制造跳江的假象,江边遗下衣服鞋子和绝命诗,如此才得以逃脱追杀。

16、而后,王守仁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有助于教化百姓,其核心有三:

17、什么样的一生才算活得值得?王阳明疾病缠身、一生坎坷,在困顿与绝境中大彻大悟,在非议和险恶中毅然前行,历经千难万险,遍尝千辛万苦,屡仆屡起、百折不挠、忍耐克制、杀伐决断、化险为夷,57年的人生历程中安乐顺遂的“幸福时光”少之又少,然而他终究凭着自己的意志、智慧和心灵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光耀千古的传奇。他告诉我们:苦难,有时是一条道路。

18、 现代科学也证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快乐,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激素,提升身体状态。一个人如果抑郁、郁闷,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

19、1499年,二十八岁,举进士出身,二甲第观政工部。与七子倡和,是所谓泛滥词章时期。

20、 在每次风潮的对立面上,同样还有众多的官员付出惨痛的代价,为弹劾刘瑾,从大佬级的刘健、谢迁,到王阳明、杨源等中下层官僚,无比付出了事业、家庭、乃至生命的代价。

21、1519年,四十八岁,六月,奉命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闻宸濠反,遂返吉安,起义兵。旬日平宸濠。与前来平叛的宦官周旋。

22、与人们想象中的圣贤不同,王阳明除了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更以一位终生未有败绩的军事家的形象永载史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无疑也是一位最会打仗的读书人。

23、两个人都认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人们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24、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王学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25、以终为始,锁定利润目标|山东亿佰通集团设计年度经营计划

26、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正所谓“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传习录》)。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对此,王阳明说:“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

27、王阳明之所以创建心学,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息息相关,正是针对明王朝令人失望的皇帝、官员及大众的道德沦丧而来。明代中叶之后,中西方海运航线开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经济空前繁荣。与此同时,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被重塑。大众物欲膨胀、人心不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利主义倾向弥漫的社会,正是孔子曾忧心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28、1505年,正德皇帝继位。正德皇帝是明代最风流成性的天子,他荒淫无道,整天与一帮太监混在一起,游山玩水,酗酒逞强,把朝政当儿戏,只听任刘瑾等宦官胡来。刘瑾狐假虎威,朝政大坏,凡有良知的官员痛心疾首,但大部分官员选择了趋炎附势。正德元年(1506年)冬天,正直官员戴铣、薄彦徽等20多人上书正德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人,结果反被打入死囚。

29、王阳明行至钱塘江,遇到了刘瑾派出的杀手。他急中生智,乘夜色跳入江水,并把自己的衣物留在岸边,制造了投水自杀的假象。浙江官府和他的家人都信以为真,在钱塘江中四处寻找尸体,还在江边哭吊了一场。王阳明潜逃到福建,想隐姓埋名,了此一生,又担心影响家人的安全,只好想方设法避过追杀,到贵州赴任。后来刘瑾倒台,王阳明被重新起用。

30、    刘瑾看到王阳明的上书,暴怒。他票拟圣旨,将王阳明杖责四十。还令亲信监督,加力杖责。受此酷刑,王阳明“既绝复苏”,随即又被流放贵州龙场为驿丞。迫害到此并没有结束,在王阳明前往龙场途中,刘瑾又派人行刺。王阳明佯装沉江,骗过刺客,九死一生,到达龙场。今日龙场,距离贵阳不过七十里,山明水秀,因是阳明学诞生之地而有异彩,但在五百年前,对于内地人来说,那却是一个难以驻足的地方。

31、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32、1500年,二十九岁,在京师,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到直隶、淮安审决积案重囚。游九华山,出入佛寺道观。

33、生于书香世家,不等于能成为文化人,人的过什么样生活,一切取决于他的选择。一个晃头晃脑不知所以背诵的孩童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见问了小小孩童竟有如此悟性,笑答:“第一等事当然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只见这四尺孩童反驳:“依我看,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这一句话,就是他以后要走的路。

34、一年春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35、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一个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

36、这是发生在500年前的故事。正德年间,天下并非一片光明,那个年代据说是怪诞的、荒淫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可是,武宗皇帝毕竟还拥有王阳明这样的大贤,甚至连江洋大盗都还在乎其裆内的那半斤道德。

37、   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今属宁波),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因他曾在会稽山阳明洞建草堂,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为明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状元,曾为经筵讲官,向弘治皇帝讲解经义,后又历任礼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在时人看来,王阳明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理应勤勤恳恳,子承父业,按部就班地走一条科考、入仕之路。

38、我们知道魏晋清谈导致西晋亡国,李煜沉迷于禅宗和文学也导致亡国,那么魏晋清谈究竟有何不良基因?

39、心学之思|王阳明:远离怨恨,遇事不随意责人

40、感悟:在王阳明的一生中,龙场的确时间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在这里,王阳明大彻大悟。他悟道了什么?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41、 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里,早就被郁闷死了。但王阳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42、孔子大学堂邮箱:kongzicollege@1com

43、 等到嘉靖帝继位后,首辅杨廷和等一干重臣为了“大礼议”事件,和小皇帝嘉靖公然决裂,朝堂上大规模开撕,皇帝和首辅,你站哪一队?

44、王阳明在《传习录》这样说道:“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也就是说,圣人之心,视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圣人眼中,芸芸众生没有什么内外之分、远近之别,众人都是他的兄弟、子女那样的至亲,希望他们全都平安无事、颐养天年,并且能够加以教化、养育,以顺遂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德、宏愿。我们说,既然能“致”得如此“良知”,自然会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胸怀黎庶、悲悯众生的圣贤家国情怀,正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也就是知行合一。

45、1505年,三十四岁,开门授徒,与湛若水定交。

46、1508年,三十七岁,至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47、一生中遇见的所有风景,感而遂通,都是在我们到来的那一刻而清晰……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而且它们只为你而来,世界就在你的心中,一切都是美好!

48、事实上,32岁之前的王阳明,因为各种机缘,曾深入学习过道家和佛家。他于各处求仙访道,修炼道家养生仙术,亦常参禅静坐修炼佛家空性。他厌弃世之纷扰,曾经决意出家,但顾念祖母和父亲,觉得子孙当尽孝养之道、赡养之责,此乃人之基本道义,几经思想斗争,最终弃佛回儒,“正德丙寅年元年,始归正圣贤之学”。

49、内阁是明朝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单位,内阁主要负责对于全国各大事务的统筹规划,可以说内阁拥有着决策国家大事的权力,而能够进入内阁的大臣往往都是德高望重,在处理正事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权力自然也是非常大的。

50、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51、1509年,三十九岁,三月任庐陵知县,十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路过辰州、常州时教人静坐补小学工夫。

52、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53、    这种把“治国之道”教条化的后果便是,朝野上下皆是阳奉阴违之风。对此,王阳明在亲历仕宦后,曾毫不客气地批评:“由科第而进者,类多徇私媒利……惟欲钓声利,弋身家之腴,以苟一旦之得,而初未尝有其诚也。”

54、1527年,五十六岁,在绍兴。四月邹守益刻>于广德州。九月出征思田。天泉证道,确定四句教法。

55、    很多人称赞王阳明用兵如神,但他却对这些功业不以为然。在战场之上,他写信给门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说,他最在意的是讲学之功,“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56、王世贞:①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

57、    现实世界再次对王阳明开了一个玩笑。如果说,在龙场悟道之前,他是急于“求上”而不成;那么,在龙场悟道之后,他是想要“求去”却不得。

58、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把握现在、专注当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59、 在这样高频的震荡中,谁能独善其身?任何不出于初心的政治投机,或可得意于一时,但投机就意味着站队,就意味着不能以公为本、不能以民为本,所站的队伍自然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哪里会有只胜不败的队伍呢?从某种程度上看,官场派系斗争里得意都是一时的,下台落马是必然的归宿。

60、1507年,三十六岁,赴谪至钱塘,过五夷山,回越城。

61、在这个故事里,王阳明巧妙地运用“脱衣”法,让冥顽不灵的强盗头目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羞耻感,进而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可以说王阳明运用脱衣法帮助强盗头目“致良知”。

62、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被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府修文县治)。

63、从中,我们只看到了赞誉。也许这是学界公认的看法,但是阳明学在明代曾被人斥为伪学,王阳明的学生甚至在朝廷受到排挤,没能在政治上取得太大的成就。至于原因,姑且让我们从他的著作中慢慢寻找吧。

64、《传习录》也说了,王阳明所使用的文本是被先儒认为是“误本”的“旧本”。为什么会这样?这得从朱熹对《大学》的研究和“修订”说起。

65、黄绾在列举了王守仁的事功和学问之后说:虽然王守仁有如此大的功劳,但病死征战路途之中,幼子年少,家道困难,朝中大臣非但不想着抚恤褒奖其家,反而恶言中伤,怎能让百姓信服?黄绾虽然与王守仁有二十多年师友交往,但所言皆出于公心,绝非是结党营私。

66、47岁时,王阳明征三浰,立社学教化沿途当地百姓。历经1年零3个月,危害多年的四省流民暴乱被阳明平定。如果说知行合一的“知”,乃良知显现的“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王阳明能够将剿匪告示写得非同凡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67、   1510年,刘瑾倒台,受磔刑而死,身败名裂。1521年,正德皇帝病死,结束了他那荒唐又短暂的一生。但是,这个败坏的现实世界并不会因此得到改变。在接下里的年月里,依然有一个又一个的皇帝、重臣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而兼名裂。

68、 你看看人溜须拍马、钻营门路的,很快就位居高位,这辛苦平叛的,论功行赏都这样难,没混成叛党一伙,就算命好了……

69、1517年,四十六岁,正月至赣,二月平漳,十月平横水、桶岗等地,行十家牌法。

7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快,就有人上书朝廷要求剥夺王阳明的封爵,诬称王阳明是朱宸濠的同谋逆党。朝廷中还形成一股诋毁和攻击王阳明的势力,指责他宣扬“伪学”,贻害天下。1522年,朝廷正式颁令禁遏王学。1523年进士考试的《策问》考题竟然就是批驳和攻击王阳明的思想主张。见此情景,诸多弟子和友人意欲主持公道,为王阳明辩白,王阳明一概息言,默默忍受,无辩止谤。有一天夜深人静时,王阳明沮丧默坐,对门人说:“现在如果有一个洞穴,可以让我带着父亲逃跑,那么我愿从此远遁,永不后悔。”

71、王阳明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他一生三次证道,36岁时贵州龙场悟道“心即理”,48岁时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基础上的。他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72、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时此刻没有欲念,而你的心一动,我会知道,我会理解,而同时我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于是我可以对此做出行动。”

73、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74、王守仁的哲学思想为心学,主要内容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他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倡导“心外无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