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定义
1、我总结一下。我们这一场的讨论有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检索方法的作用与效力的问题。从这个问题衍生,第是不是在检索前先了解“自由”的传统脉络?是不是这样能让检索的效力发挥得更好?这是一个重要的点。第我们要怎么避免成见?因为有些成见会导致我们检索的预设不准确,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第英文的文化脉络也是需要了解的,liberty和freedom分别指什么?如果我们要借用“自由”这个概念,对此,应该仔细分辨。虽然蔡老师有提出来说,检索的是中文里的“自由”,但他也承认多少带点狡辩。其实,“自由”的概念,或多或少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才会关注它。第是检索方法如何操作的问题。刚苑老师讲到1915年后,“民主”和“自由”这两个词大幅度出现,所以,检索的范围、主题要确定。从这里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如何解释检索出来的现象?怎样解释才合理?
2、我也想讲几点整体性的意见,刚才几位都说的很好。谈到基本功,基本功有两个层次,刚詹康老师讲了,首先要把字典意义弄明白,每一家的哲学思想理论都是根据这些有基本定义的词语发展而来的,至于它发展成什么样的思想系统,要看它的义理脉络。比如说“道”和“德”,在字典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在儒家、道家、佛家的具体意义如何,是由原典文献来决定的。所以,我觉得要较好地理解中国哲学思想,要做到四点。第一要识字,要懂字本身的意思。第二要了解它在具体文献脉络上的意义,要能看懂这些文献。第二点其实是很难的,比如说“道”,你很容易知道“道”是走路的意思,但“道可道非常道”怎么去理解,你必须要懂老子才能有所体悟。再比如“德”,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但是,儒家的“道”、道家的“德”是什么意思,都不一样,你要看文献表现出来的意义。第三个层面,就像苑老师讲的,要懂逻辑、思辨,要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西方人讲的哲学问题,中国也讲。比如,刚劳老师讲“逍遥”,逍遥是追求无待。什么是无待?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是不是无待?御风而行是不是无待?你说有,我说无,你说无无,我说无无无,找不到一个最高境界的无。康德的问题在庄子这里都有,这是人类哲学性的根本问题,你要懂得这些。第你要了解每一家思想的主调是什么。这是牟先生讲的,不是我讲的。比如儒道佛,它们都有各自的基本韵律,虽然中国哲学思想的逻辑、概念、系统可能不像西方哲学那么清楚,但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主题。道家的核心是讲无为;儒家讲君子成德之教,讲来讲去都是如此;佛教讲解脱,而且这个解脱是原教意义上的解脱。每家思想都有一个韵律,如果你找不到,就很难进入。这也是基本功,你不能乱谈的。这是我的看法,谢谢!
3、第我从精神实质来讲自由。我把自由理解为一种主体性,当然,这只是我当时的一个想法,可能很多学者不认同,所以我把文章交给晓江兄的时候,加了一个注,说明是一家之言。我在这里想做的只是一个示范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当我们把自由理解为某种精神实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以此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看看有没有体现这种精神实质的文本,如果有,你有可以说中国哲学存在“自由”概念,如果没有,那就不存在。从主体性的角度来讲,我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面对世界时的主体性,这里的世界主要指大自然。面对大自然,我们要怎样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这方面的材料非常多,以儒家为例,有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朱熹的格物之说等。我这里稍微补充两点,一个是怎样看待心学?心学不大讲如何去改变世界,世界本身就是你创造的,可以说这是主体性的极端表现。另一个是如何看待清代的考据学?它也不讲怎么去改变世界,而是把世界文本化,要考据。这里,我引用了胡适和梁启超的观点,考据学里包含了科学的方法论,是理性主体性的表现,日本学者山口久和在《章学诚的知识论》里也这么认为。二是面对社会时的主体性,这里的“自由”是一种政治哲学上的自由。但是,我不会去找中国古代哲学里有没有“政治自由”这四个字,我会先去想政治自由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看,政治自由表现为“权利”,涉及到义务、责任等一系列概念。为了避免解释上的主观性,我主要考察以往学者对自由的理解。比如康有为,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解释,虽然没有出现自由、自由权这些语词,但已经肯定了古代哲学存在政治自由的观念。比如他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莫如自修”,就是讲言论自由。还有对名分的理解,他认为“所谓宪法权利,即《春秋》所谓名分也”;梁启超也说,法家“名”“分”的观念就是今日权利的思想;严复认为忠恕之道、絜矩之道就是自由,虽然他也谈了差异,但至少他指出了这是自由。我大概就是通过考察思想史上大家的理解,来论证中国有政治自由。三是面对自我时的主体性,也就是如何实现自由人格、理想人格的问题。我不会去看中国古典哲学中有没有“自由人格”“理想人格”这些字,而是看有没有“自由人格”的具体内涵,也就是说只要涉及到群己之辩、理欲之辨、义利之辩等,我就认为是在讨论自由人格、理想人格。我大概就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讨论面对自我时的主体性。
4、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老子形上范畴的“道/德”在王弼以“体/用”的解释下,并不能用我们平常对体用的看法来理解,不能用“道体/现象”或“道体/作用(功用)”来理解。它的核心不在于依“体”而立,反而是由“用”来立“体”,就是说掌握了“道”或“体”的“存有者性”才有修养工夫之“用”。所以“何以得德?由乎道也”,就可以理解成“何以知用?由乎道体之性也”。在佛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相近的用法,如北周释道安在《二教论·孔老非佛》里有谈到“菩提大道以智度为体,老氏之道以虚空为状,体用既悬,固难影响”,如果我们仔细去看文献的话,就能发现“体用既悬”这几个字包含了两个议题,我觉得和王弼的看法是一样的。由于我们所体验到的“存有者性”不一样,由此产生的“用”也会不同。当然,他有的地方谈“体用既悬”,是说释、老是以无为体,但“有”和“无”之间存在断层,宋代理学也有此说。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方面,即一种不去描述形上实体的体用法。
5、刚才劳老师说的,我也很赞成。我觉得现在的困难在于,很多时候我们脱离了古代的脉络,不熟悉古代的那套语言。我这次提交的论文里谈到“名”“字”与范畴,虽然我们在看古代的书,但并不熟悉“名”的概念。孔子怎么处理“名”,我们不是很清楚,“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见,他很重视“名”,但他怎么去处理的呢?我们看到,有时候他是用声训,就是通过同音字去引申。但这个还是说不清楚,比如《论语·八佾》中,鲁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自作聪明,说“周人以栗”,是借谐音“使民战栗”,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不好说,只能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算了,这个问题不谈了。所以,我们现在还是不清楚当时人怎么看待“名”。汉代的刘熙写了本书,叫《释名》,这本书常被人家取笑,他们觉得刘熙很笨,用同音字去引申,讲了这个讲那个。但刘熙真的那么笨吗?难道他没有想到这样的附会太夸张吗?他有想到,但他为什么还这样做?我想说的是,对很多概念的理解,现在和古代实在是相去甚远,我们脱离了原有的脉络,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很难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这个困难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
6、谢谢郑老师的提问,我们先请蔡振丰老师回应一下。
7、“心统性情”这个说法出自张载,但张载没有太多说明。朱熹认为“心统性情”有“静/动”“体/用”“未发/已发”两态,“性是静,情是动,心则兼动静而言,或指体,或指用,随人所看”。你不能说心是“体”,也不能说它是“用”,应该看它在动态过程里呈现出来的是“体”还是“用”。所以他认为“心统性情”,心兼体用而言,性是心之理,情是心之用。“心之体用,尝跨过两头未发、已发处说”,这是他在体用关系上的看法。朱熹的说法不像张载强调人道的修养工夫,而是以分析“心”之活动的存有结构来作为其修养论的基础。那么这样,心作为实践的主体,它的活动固有“动、静”“未发、已发”两面,而这两面互相涵摄。所以“心统性情”之“统”,虽然朱熹有说是“主宰”的意思,但是这个“主宰”之“主”应该不是主宰“性”“情”的意思,而是作为统摄之主。这一种统摄和管摄之心是气之灵与精爽者,未发时能统摄理,已发时又能依理而管摄情。类似于“心统性情”的思考结构,也出现在朱熹评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上。“太极自时涵动静之理”,这里的“涵”和“统”“主”的意思很接近。因为“涵动静之理,不可以动静分体用”,所以“静即太极之体也,动即太极之用也”。后面他又用了一个扇子的比喻,他说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这和他前面所说的解释具有一致性。朱熹讲太极“涵体用”或者“统体用”“主体用”,大部分是以“太极”为“气化流转”之“主”来讲三分结构。用扇子来作比喻的话,扇子在活动中兼有动静,所以它是随着摇动或放下而言。朱熹所谓“太极是涵动静之理”和“心兼体用”“心统性情”也是一个同样的论述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朱熹论太极的体用关系可以分为两层不同的形式,一个是从就理气关系而言,“太极为体,气为用”,这里讲“体用不离不杂”;第二个是就“太极”之“主”宰“气化”而论“静为体,动为用”,前者为静态性的理论说明,而后者是就太极的活动义而言。
8、我有两个问题。第看到晓江老师确定的这个题目——“中国哲学的概念与方法论”,我就在想,中国哲学有没有必要建构概念体系?因为,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概念体系”的思维模式是西方的,中国哲学当然有“概念”,但好像没有概念性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去建立概念体系?
9、我当时想了三个题目。顺便说一下,我现在越发觉得人的生命、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特别乐意把我的一些想法贡献出来,尤其是贡献给同学们,因为有时候我虽有这些想法,但未必会做,如果同学有兴趣就可以去试试。前段时间,我参与了《中国哲学百科全书》修订版的工作,负责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中增加30个条目。这个活其实很难干,300个条目很容易,30个条目要怎么增加,很麻烦。当时,但凡是能够买的书,比如中国哲学的词典、百科全书等,我都买过来,看看里面的附录或检索字表。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哲学的概念是有代际嬗变的,每一个朝代的重点都不一样。所以第一个题目就是“中国哲学概念的代际嬗变”。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中国哲学大百科全书》拿过来,看看这些概念是怎么变的。当然,现在的材料肯定不够,我还会补充,但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应该没问题。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这些术语是中国哲学的概念呢?我们讲“天”“地”,普遍会说是中国哲学的概念,而“经验”“先验”“理性”“感性”,恐怕主要是近现代哲学的概念。问题是怎么确定中国哲学的概念呢?
10、殷代出现“得到”的“得”,但还没有“道德”的“德”,不过,有去掉心的“徝”字,是巡行察视的意思,可是这个字到西周的时候就很少了,现在的字典把它和“道德”的“德”编在一起。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省去彳旁的直心的“悳”,但这个“悳”在西周时还比较少,西周时期比较多的是我们现在的“德”,出现频率已是“悳”的五倍以上了。到了战国时代,直心的“悳”比较多,“德”字比较少。汉代以后又改成我们现在的“德”,“悳”字不再使用。
11、好的,谢谢。第一个问题,中文字是否有一个整全的概念,我认为不是每一个字都有,所以我们要选择。大致上,我认为“天”的意义范畴虽然有歧义,但是有一个意义核心。我的文章里有讲到,殷人用人的身体,特别用他的头来标榜“天”。所以王国维也讲到,但他只讲了一半,没讲的一半其实很重要,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已在此萌芽。这种身体观,不是忽然之间产生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周易》里的卦。《周易》里很多的初爻都是用人的足部——脚来做比喻,很多的上爻都是用人的头部来做比喻,所以一个卦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可见,用身体来对应一个字或一个符号,是有非常古老的源头的。“天”字大概就是有这样一个核心意思。
12、蔡老师好像也有问题,那就先请蔡老师提问,之后统一回答吧。
13、我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清楚”和“明确”。比如,现在很多人读笛卡尔,会追求“清楚”和“明确”,但笛卡尔的哲学,绝大多数是自我认知的结果,就像汤老师说的,是“思想的思想”,从笛卡尔开始就是这个传统。所以说,“清楚”和“明确”是个人感觉。“我思故我在”,讲这句话时就已经包含了直觉上的认知,先是由于我存在,然后我才会有思考。“清楚”和“明确”是对个人、对自我来讲的,而不是对其他人、所有人的。比如我们天天五点半吃饭,现在改成五点二十五吃饭,这很清楚,但不是我们哲学里要的“清楚”,它没有智慧可言。哲学里的“清楚”和“明确”是一种思想,是针对思想本身更进一步的直觉。比如奥古斯丁讲“神存在”的问题,神是否存在,这是典型的通过个人认知才有的思考,但他把它作为哲学里的主要部分,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上课的时候,我跟学生讲到无赖论证,比如你说有神存在,那你让他来打我啊,我没被打,那么神就不存在。这就是耍赖皮,不是哲学。真正好的哲学家,他绝大多数的论证都是self-awareness(自我认知)的结果。
14、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这一场会议现在正式开始,这一场有3位教授讲演,每位教授有30分钟的时间。首先让我们掌声欢迎来自台湾大学哲学系的苑举正教授!
15、再者,西方哲学山头林立,思想复杂,篇幅巨长;若对于世事人生,没有深刻而正确的感悟,则缺乏强大的思辨能力,容易在浩瀚的烟海里迷失自己。
16、第二个问题是说以“自由”解释“逍遥”,是用义理抹杀了训诂。我这只是从方法上来谈的,如果你要这么解释,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交代清楚什么是“自由”。如果你说“逍遥”是“自由”,然后把“自由”的意思列出来,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去讨论,但你只停留在前部分,不去解释自由,只告诉我逍遥是自由,那我根本就无法知道你想说什么,既谈不上反对,也说不上赞成,只能说我听不懂。一个词的用法很多,你必须交代清楚你在什么层面上去使用的,这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没履行责任,那我怎么能明白你的意思呢?从这个意思上说,就是用义理抹杀了训诂。
17、第二个就是西周出现的德行的意义。庄子认为“道”和“德”都是仁义礼乐的根,没有根,只有仁义礼乐,就会出问题,反之,有根而没有仁义礼乐,就没关系。这就是说“德”要行于内而非行于外,这个命题我后面会讲到。
18、我补充一下。刚蔡老师也承认体认的重要性,我再提一个建议。之前,我参加过一个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会议,有一个美国学者和你做了同样的事情。他发现1915年《新青年》出版后,在整个社会的出版物中,“民主”和“自由”这两个词的使用大幅度上升,但他想说明的是,大家在不明就里、以讹传讹的情况下,就自称自己姓“民”叫“主”,根本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随便抓过来用。他的资料检索可以显示这种现象,但他只是做了负面理解。但你要正面了解的话,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19、地 点: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学术交流中心A座111室
20、关于哲学,周国平先生有一个比喻,即哲学是分身术,何为分身术,将自己一分为第一个部分去计较自身,毕竟人不可能没有(我执)。另一个部分呢,则需要自身抽离出来,隔着一段距离去观察包括自己的世界。如果按照(爱智慧)的方式来定义哲学,这个比喻实在太恰当了,因为(爱)字是抽离和距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