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曾国藩对子女的三句话(经典67句)

曾国藩对子女的三句话

1、《曾国藩教子十法》以史料为基础,从“一省、二静、三勤、四和、五诚、六学、七明、八挺、九趣、十恒”十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解析曾国藩的教子法。

2、老话说得好,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

3、曾国荃是攻破太平军都城天京的最大功臣,他也因功被赐赏太子少保衔,封一等威毅伯,赐双眼花翎。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爬到越高摔得越疼。曾国荃因为功高多谤,遭人嫉妒和诋毁,只得称病开缺回籍,天天赋闲在家中。

4、有意思的是,曾国藩并没有当众责罚这位官员,为自己找回颜面,而是扶起对方,让他抓紧时间赶路,没有和他计较。(曾国藩对子女的三句话)。

5、他修身律己,以德为官,在官场获得了巨大成功,官运一直很旺。

6、所谓的“仁”其实就是对人友善、亲和,做个有道德的人。这是曾国藩受到传统的儒家学说所归纳出的处事之道,他认为“求仁则人悦”,也就是追求仁义,就能身心愉悦。

7、做人问心无愧则无悔无怨,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此可养大丈夫浩然之气。曾国藩告诉后人,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

8、所以说,如果你感觉焦虑,不妨多默读几遍曾国藩的以上这三句话,或许可以心情豁然开朗,或许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朋友们,您觉得呢?

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0、作者简介:哈叔,喜欢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接地气,通俗易懂,简练精辟。新浪微博:哈叔微职场。

11、意思是说,你应当举止端庄,不乱说话,这是修养德行的基础。

12、曾国藩求学问业,以一种兼容并包又审慎取舍的态度吸纳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无学不窥,墨究精要”,以经史为根柢,以宋学为宗,儒家各派,以及老庄墨子之学等等无不涉猎。曾国藩不通天文算术以为耻,教育并督促儿子学习天文算术等实用知识。

13、曾国藩常常在家书中告诫子女,做人要厚道,话不要说死,事不要做绝。

14、曾国藩曾说:“凡与人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

15、为人刻薄,不光给别人造成不痛快,也是自找不痛快。

16、其秘诀在于他有一套独特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17、我始终认为,生而为人应该懂得感恩,要善良一些,要有修养,如能做到如此,人生定将是向上的。

18、如此荣耀加身,曾国藩非但没有因此踌躇满志、趾高气扬,反而深觉惶恐。

19、曾国藩曾说:“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20、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21、指甲坚者心计定,指长者聪明,掌纹细而浅者秀,多者心杂,粗而深者定,少者心专。

22、这里为大家引进一个教育楷模,晚清时期的曾国藩,自己是“一代完人”,后世子孙皆是非富即贵,八代未出一个败家子。

23、所以,把伤害降到最低的方法是让不该说出去的话停留在嘴边。

24、倘若说话方式不对,话再真诚、再有价值,对方不入耳也是徒劳的。

25、当我们年少时,无忧无虑,只需要读书学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成年人社会的压力和焦虑。而当我们成家立业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见过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又感觉自身渺小和无奈时,忧愁才是从心底不自觉泛来。

26、30句老话,说尽人生百态: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27、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28、解:勤奋、俭朴、求实、好学。曾国藩对于“勤”和“俭”两个字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一个人能成功,一个家族能延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富有的时候不可放荡,贫穷的时候不能堕落。

29、曾国藩也曾吃过“自私贪婪”的亏。1854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打下了武汉。但奇怪的是,这场胜仗之后,很多部下竟然离他而去,加入了他的朋友胡林翼的麾下。

30、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训中说: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31、所以,与其在意别人的评价,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不如做真实的自己,遵循内心的声音,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去品尝人生的百种滋味,酸甜苦辣都尝一尝,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32、可见曾国藩注意平时与人接触时“相人”,在日常军政生涯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关传闻甚多,并称有《冰鉴》之类。最可信的是,他在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日记中写道:因忆昔年求观人之法,作一口诀。这个口诀就是识人口诀,也可以说是曾国藩对相人术的总结,其中有的内容显然超出传统相人术的范围,而融入一些新的考察、观察人的方法。中国从唐代时,选拔人才以“身、言、书、判”为标准。“身”,就是人要长得标致,身方端正是最好面相。我们通常说,这个人是国字脸,就能成大器。比如两肩不平,一高一低,就不能担艰巨。他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

33、这句话太重要了!现代人如果能做到自省,肯定会汗流浃背。人到中年,就对此越是体会深刻。冥冥中好像有个主宰在看着我们:一天享用了多少,又付出了多少?

34、遇到麻烦事老是抱怨,不断的去找别人的借口,抱怨世道不公,让自己遭遇凄惨。

35、正如民国时期的才子李叔同,做一行成一行,行行都能做到极致,他前半生才华横溢,后半生出家为僧(法号弘一法师),将佛法发扬光大。

36、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在不易的红尘中努力修行。

37、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会萧条;商贾之家,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可以兴旺六代;而以孝悌治家的家族往往可以兴旺十代八代。因此曾国藩对治家、教子之道非常重视,留下了培养优秀的孩子的6点窍门。

38、再接着大撤厘金局,取消战争税,并修复江南试院,收买士子之心。

39、曾氏子孙也是恪守祖训,很少人做官,但几乎全部是读书明理的君子。

40、适当“挨饿”7大好处!给身体减减负,更好开启长寿基因

41、然而,当一个人有了一点小成就后,这时又要注意防止一个“傲”字。避免衰亡的唯一选择就是保持谦虚。“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曾国藩一生以俭持家,他有件青缎马褂,只在重大活动时才穿,放在衣橱中30年仍然保持崭新。他始终用勤俭的美德教育后代,并将其成为一种家庭的生活习惯。

42、与人交往,坦诚第狂傲的、自大的话,就不要说了,说了容易招人厌恶。也不要轻易承揽下自己办不到的事,到最后失信于人,丢失的是别人对你的信任。

4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44、但是别忘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45、同样的话,换种更加温和的方式,不仅给了他人足够的尊重和台阶,也能让你的话更容易被接受。

46、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47、他的仕途颇为传奇,起初七次科举不中,十年七迁,连跳十级,官至二品。

48、很多人情绪来了的时候往往收不住,难免就会对人恶语相向,而事后又会追悔莫及。但是别忘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49、所谓“眼勤”,是提醒孩子要有识人之明,观察一个人要看细节、看内心。

50、曾国藩曾自我反思:“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51、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因此曾国藩对子孙提出了“以勤治事”的要求,要求孩子要做到“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52、结语:为什么我们感觉焦虑的时候要多读曾国藩的话呢?因为曾国藩也是一个很焦虑的人,但他经过不断心理调整,慢慢养成了胸次浩大的心境,继而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伟大目标。

53、腰长过人者贵,三段停匀者贵寿。头,头一段;肩至丹田一段,以下为一段。

54、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早年的左宗棠、李鸿章都是他的门生、幕僚。但曾、左二人三观其实并不一致,很多时候两人在政见上也有相左的时候。曾国藩却并没有因为左宗棠对他背后恶语相向而与他绝交,反而依然对其重用有加。

55、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56、曾国藩在晚年时曾对自己的这一生进行过不少总结,所以今天我们就先从曾国藩的一些经典语录说起。

57、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曾国藩

58、曾国藩百思不得其解,他自认从来没有亏待过部下。后来,幕僚赵烈文告诉了他答案。原来,攻下武汉之后,曾国藩上奏朝廷请功,保荐三百人,受奖人数仅为百分之三。而胡林翼一次保荐了三千多人,受奖人数超过百分之二十。

59、曾国藩说:“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一个人太过锋芒毕露,是德行浅薄的表现;而一个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也不是福厚之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

60、说话要像山间的泉水一样,沁人心脾,汩汩而流。

61、要让别人听进去你的话,这是与人交流的关键。

62、恒,乃是毅力、定力的考验。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希望的,孩子要以后成事,必须要懂得坚持。

63、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64、李鸿章才识过人,曾国藩也并不嫉妒陷害,而是对其多番施以援手,助其官运亨通。

65、曾国藩这是在告诉子女要求仁得仁,“仁”是中国人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人生在世,只有“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才能无往不利。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8个字:

66、说到底,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在一次次经历中变得更聪慧、良善、理智、豁达,最终活得更通透,更有意义,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