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叔本华是什么人(经典57句)

叔本华是什么人

1、 叔本华研究过印度哲学,他吸取了佛学思想,认为科学和哲学在意志领域已达到了极限,只有依靠神秘的洞察,才能领悟意志的本性;只有以禁欲为起点,尔后忘我,最后忘掉一切,进入空幻境界,才能超脱生存意志及其一切烦恼。 伦理思想 叔本华从其“求生意志”的哲学前提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求生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和欲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这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求生意志支配的。

2、相对于健康的心灵,很多人忽视了健康的身体对于幸福的重要程度,但其实,只有在健康的土壤上,才能结出快乐的果实。人到了中老年之后,才会意识到健康真的很重要。

3、毫无疑问,一个人的一生过得成不成功、幸福不幸福,不到盖棺那天是无法得出结论的。那些认为幸福在握的人,其实都是一些愚昧无知的蠢材。他们张口幸福、闭口成功,却完全不知道幸福和成功并不是装在口袋里,而是盖在棺材板上——只有获得善终的人才算是幸福的。除此之外,没有人能够去给别人定义幸福。

4、叔本华的文采非常好,尼采更杰出。他们都是哲学家里的文豪。如果说叔本华象写散文一样的写哲学,而尼采写起哲学来,简直象是在写诗。

5、 叔本华认为科学研究是为了满足需要和欲望,而艺术则是一种观照。(叔本华是什么人)。

6、生活就像一个钟摆,左边是痛苦,右边是无聊,只有中间那短暂的一刻才能让我们享受到快乐。贫困令人感到痛苦,富裕也会使人觉得无聊。叔本华说:“处在社会底层的阶级在不断地为谋取生活必需品、为摆脱痛苦而疲于奔命,上流社会则不断地受到厌倦情绪的侵袭。”

7、因此,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程度,他们对于生活或多或少地只感受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在青年期,他们感觉被众人抛弃;及至年长以后,却感觉自己逃离了众人。

8、《叔本华思想随笔》里的文章只占叔本华全部哲学著作的一小部分,但这些论文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性学、美学、教育学、玄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叔本华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9、叔本华的伦理思想暴露了19世纪50年代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的颓废情绪,他的唯意志论和非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对F.W.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成为现代西方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渊源。

10、但是人的欲海难填,欲望不能满足,就会产生痛苦,所欲愈大痛苦愈烈;不仅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而且满足欲望之后的空虚和随之而来的欲求,仍然是痛苦的。(叔本华是什么人)。

11、但因为,在人们在感知世界的同时,欲望会如影随形,无尽的欲望导致的痛苦和无聊是幸福的两大敌人。痛苦和无聊在欲望的两端,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但欲望无法被满足就会痛苦。痛苦和无聊的对立是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之间的对立。艰苦的外在环境导致了痛苦,而当一个人富足之后,就难免感到无聊,而无聊会导致我们从外界去获取新的刺激来满足我们的欲望。

12、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除了一些需要得到朋友的确切帮助和作出一定牺牲的情形以外,最好的时机就是当我们告诉他恰逢某样不幸的时候。在这一刹那,他的脸上要么显示出一种真心的、不含杂质的悲哀,要么就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或者,他会流露出某种别样的表情,后两者都证实了拉罗什福科的那句名言“从我们最好的朋友所遭遇的不幸,我们总能找到某样并不会使我们不悦的东西。”在类似这种时候,一般我们称之为朋友的人甚至掩饰不住脸上一丝满意的笑容。没有什么比告诉别人我们刚刚遭受了一桩巨大的不幸,或者向别人毫无保留地透露出自己的某些个人的弱点,更能确切地使别人得到好的心情了。这是反映人性的典型例子。

13、叔本华有一段关于锻炼身体的论述很有意思,他说:很多人不喜欢运动,在他们身上,外在的静止与内在的躁动间会出现明显致命的失衡,因为人体内部,永不停歇的运动同,样需要外部锻炼的配合。即便是一棵树要想蓬勃生长,也需要借助风的洗礼。

14、我们这个世界之善可陈,到处充斥着匮乏和痛苦,对于那些侥幸逃过匮乏和痛苦的人来说,无聊却正在每个角落等待着他们。

15、总之,叔本华悲观地认为,人生注定就是痛苦,人生本质就是悲哀。

16、  因为热情依靠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把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东西认为对个人也有价值,所以在达到种族的目的之后,造化的骗术必然消失。个体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种族欺骗的对象。

17、直观主义认识论:认识是人为的产物,是意志现象的工具,直观认识高于理性认识。直观认识相当进入全息场景,有血有肉有声音,感受是全方位的,但理性认识不能产生新的知识,它的源泉是直观,是从直观认识中抽离的线性逻辑。

18、尽管叔本华一个劲儿地吐槽人生,但他还是说出了一种过上幸福生活的方法。他说:“享受现时此刻并使之成为生命中的目标,就是最大的智慧。”换句话说,就是及时行乐,过好当下。这无所谓褒贬,所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9、叔本华研究过印度哲学,他吸取了佛学思想,认为科学和哲学在意志领域已达到了极限,只有依靠神秘的洞察,才能领悟意志的本性;只有以禁欲为起点,尔后忘我,最后忘掉一切,进入空幻境界,才能超脱生存意志及其一切烦恼。

20、为摆脱贫困而奔波与为敛财而殚精竭虑一样不幸。所以说,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乃是人格。

21、世代受穷的人家,对贫穷早已习以为常。倘若偶然的机会让他发了财,他会将之视为巨大的盈余,就该用来享受或浪费。即使钱花光了,他最多不过是打回原形跟以前一样,还省事了呢!就像莎士比亚在他的《亨利六世》中所说,“乞儿得马,骑死方罢—是否属实,有待查证。”可以说这一类人,对命运也好对自己的能力也罢,都有着全身心的略显过度的信任。与那些天生有钱的人不一样,他们并不认为贫穷是个怎么都爬不出来的无底洞。就算再次陷入贫困,他们只会认为那就从头开始,打场翻身仗就好。

22、 艺术教育也是如此,对有艺术天赋的学生一定要正确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天赋,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于正确的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相信稍有头脑的人都会知道,可是现在的艺术教育却出现奇怪的现象,就拿美术来说,数以万计的学生选择美术高考之路;各式各样的美术培训应运而生,良莠不齐;各大院校的艺术专业特别是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艺术高考的热潮席卷全国。记得在我们参加高考时,只有少数几个院校招收美术专业,而且美术考生一个江苏省也就三千人,如今一下涌现出十倍于以前的考生,难道现在有艺术天赋的考生真的那么多吗?说是真的,你信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可喜可贺,中国的将来一定是美术的王国,艺术的圣殿。可惜啊,多数的美术考生并不是热爱美术,也没有什么美术天赋,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好多只突击训练几个月的时间就考取艺术院校,甚至一些学生本来有很好的艺术天赋却被那一些低能的美术培训扼杀,唉!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是对艺术的亵渎,对艺术家的讽刺,我更多的感觉是无奈。  

23、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

24、 他反对一切理想观念和普遍义务,强调同情心是道德行为的最坚实和最可靠的保证,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础,并且只有发扬同情心才能遏制私欲和相互残杀,解脱人类的痛苦和不幸。

25、只有那些必然在某个不确定的时刻降临于我们的不幸才会侵扰我们,然而,能够对此作出完满说明的又寥若晨星。因为不幸或灾难有两种类型:或者仅仅是一种可能,哪怕是极大的可能;或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那些必不可免的灾难,其发生的具体时间也是不确定的。一个人倘若总是处于一种戒备状态,那么,他便永无安宁之时。

26、叔本华以一贯优美而直击灵魂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他一生的智慧,这本书从1860年出版以来,无数次被再版,成了很多人的枕边书,被很多人奉为指导人生的“圣经”。

27、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28、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所有事物的本质,都是意志。

29、而在所有这些优良品质中,最能直接带给我们幸福的就是愉快而美好的心境,因为这一绝佳品质所带来的好处是即时呈现的。一个欢乐、快活的人总是有他快乐的理由,这理由就是:他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只有这种品质,才可以完全补偿其他任何一种内在素质的缺失,而不能被它们替代。

30、   叔本华开创了唯意志论,他认为意志高于理性,人生是一场悲剧,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他的哲学思想看起来很悲观,却能让人在孤独中变得无比强大。

31、在所有的国家,社交、聚会的主要消遣就是打牌。打牌反映了社会交聚的价值标准,但同时也标志着思想的破产。因为人们彼此之间没有思想可以交换,他们只是交换纸牌,并想方设法赢取对方的钱财。真是可怜的白痴!

32、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33、对生活稍作考察就可知道,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大天敌。更进一步说,当我们有幸摆脱了其中的一个时,就又接近了另一个。事实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两个天平之间不断地摇摆。原因就在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双重的对立关系,一是外在的、客观的,一是内在的、主观的。外在的、客观的对立就是,困境和贫穷使人痛苦,而安逸和富足又使人无聊。

34、《好了歌》: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35、我国民谚因此有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从“悲观主义”中接受了生活本来就存在诸多不美好这个事实,我们反而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与痛苦。同样的状况,乐观者却能看到,纵然有八九不如意,好在还剩一二让人满意。

36、(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37、所以,如果快乐来敲门,我们一定要敞开大门欢迎它的到来——快乐的出现从来不是不合时宜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为是否接受它而顾虑重重、踌躇犹豫。我们想先弄清楚自己是否有充足的理由感到高兴和满意,然后又担心精神的愉悦会打扰我们严肃的反省和深切的忧虑。快乐是直接、即时的收益。它是幸福的现金,而不是像别的东西那样只是兑换幸福的银行支票。

38、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叔本华

39、他列举了意志先于理性,理性服役于意志的12个论据,断言依靠理性或逻辑思维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即意志),只有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的途径。

40、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处在两种极端中间、较为常见的一类人吧。他们的才智并不那么卓越、突出,但又超越了泛泛的普通之人。他们粗浅地涉猎某一门艺术,或者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一些自然科学中。这样的一个人不能完全投身到对艺术和科学的追求上来,也不会将它们填满自己的整个生命、完全渗透到自己的人生,以至于对其他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

41、人生多半是痛苦的,乐观主义者的错误在于对生活进行毫无根据赞扬,把它过分地理想化,他们将快乐视为人生中理所当然的事。可是人生毕竟还是不如意的多,一旦快乐没有降临到乐观主义者的头上,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最大的不公,从而错失生存的目标。那样的话,倒不如颠倒过来的好,把人生视为对痛苦的净化过程,痛苦才是人生的基调:人生是痛苦的,而我要在痛苦中找到快乐。

42、上述是原载编者文中摘取的一段话,想来是特别欣赏的。但小农并不这么极端,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消遣等趣味,怎么就一定是灵魂内在的空虚呢?反之能说青灯黄卷、清心寡欲,就代表灵魂内在的充实吗?

43、  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44、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45、 一个有天赋的画家的艺术作品远远比一个有熟练技巧的绘画工匠的绘画产品所呈现的艺术气质更浓郁。因为艺术家的作品充满创造和想象,作品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笔触都充满生命,更深刻更直接地搏动人的心灵;而平庸的绘画工匠的作品只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机械描摹,缺乏创造和想象。在这里,我一直在强调想象的重要,好象忽略了创造,其实不然,想象和创造是紧密相连的,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只有先想到才能后做到。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别人想不到的他能想到,别人想到的大师能想的更好。当杜桑把小便池当作艺术品展出的时候,许多人都说,这有什么我也能。的确,看过之后谁都可以做到,但问题是你不是最先想到的。这是什么?这就是天才。就象我看毕加索的作品,我不喜欢他的东西,但我不得不承认他是绘画大师,是天才,虽然我认为他的绘画功力相比较于早与他的那些子大师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只能说一般般,但是他的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艺术气质是天才的,他有着特殊强烈的想象力,否则他不会天才地创造了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而后世有人再用立体主义的形式作画,不会有人把他当作天才,也不会体现他有多么高的天赋。我们还可以看一看绘画史上的大师们,从文艺复兴三杰到凡高、塞尚、毕加索,从顾恺之、张僧繇到黄宾宏、齐白石,哪一个不是有着较高的天赋,可以说,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艺术家,对艺术有巨大的贡献,他们创造了艺术的规则。  

46、此外,在我们全部的经历和磨难中,只有构成我们感觉意识的东西才是永恒持久的。人的个性几乎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在不断地发挥着作用,而其他方面的影响则是暂时、偶然、转瞬即逝、并且易于受到各种机遇、变化的制约的。正因此,亚里士多德才说:“永久长存的不是财富,而是品格。”

47、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48、  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49、但到了老年,人们就会知道,在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

50、叔本华说,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获得享乐的感受,但在总体上,不幸却是规律中的情形。这和中国人的智慧(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不谋而合。

51、强者或弱者,这是尼采的哲学观念,不是叔本华的。尼采常自称是叔本华的继承人,尼采对叔本华非常推崇。

52、意志之所以表现为世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现象,是由于各类事物的意志强弱程度不同和表现途径不同。

53、美貌与健康有着部分的关联。美貌被认为是个人的优势,虽然严格来说,它并不能直接给我们带来幸福,美貌只是间接地,通过留给别人印象的方式达到这一点;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优势,甚至对男人来说也是如此,美丽的容颜是一封公开的推荐信,使拥有它的人可以轻易地赢得他人的好感。

54、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

55、叔本华讨厌女人,尼采讨厌弱者和平庸者。尼采对女人的态度比叔本华更糟糕,“你要到女人那里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56、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与黑格尔截然不同。他在哲学上与黑格尔是死对头。为了拆黑格尔的台,他跑到柏林大学自荐当了一名无俸的哲学讲师,并把课时安排在黑格尔课时的同一钟点,以期吸引黑格尔的学生。但不幸的是,人家课堂上票房爆满,自己课堂上却门可罗雀,成一时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