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句子网

荀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经典75句)

荀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荀子·非相》。

2、8)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荀子

3、战国·荀况《荀子·劝学》。锲(qiè妾):用刀刻。舍:放弃。镂(Iòu漏):雕刻。这几句大意是:如果雕刻一样东西,刻一刻,停一停,甚至干脆放弃了,即使是枯朽的木头,也不会折断;如果一直不停顿地用刀子刻下去,即使是金属,是石料,也可以把它镂空。此条用雕刻为例子说明学习的道理。雕刻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锲而舍之,一种是锲而不舍,两种做法的效果截然相反。学习也是选样,如果学学停停,最终一事无成;如果锲而不舍再高深的学问也可以掌握。此条采用比拟的手法,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阐明为学的道理。此条又采用对比的手法,使两种效果形成强烈反差,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手法着眼于人的接受心理,实践中往往容易奏效。(荀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4、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5、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应该持之以恒。在这句话后,荀子就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无止境。

6、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

7、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论》。

8、出自先秦《荀子·荣辱》。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9、荀子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强调实践的作用,是积极的人生哲学。

10、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1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2、20)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荀子经典语录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13、14)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荀子

1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15、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16、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17、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大略》——荀子名言

18、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1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0、战国·荀况《荀子·富国》。和:指农民顺应农时适时耕种。斟酌:考虑是否得宜。这两句大意是:英明的君主,一定谨慎地使农民适应农时耕种,节省开支,扩大生产,开拓财富来撼,并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考虑调整。荀子认为这样才算是精通治国大,著名成语"开源节流"即从此来。"开源节流"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富国富民的经验总结,是治国之法宝,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永恒价值,什么时候都不应丢掉这个法宝。

2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3、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4、“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2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6、要想端心正念,提高道德修养,没有比“诚”字更重要的了。如果真能达到“诚”的要求,那就达到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了。

27、此以比喻来说明坚守礼仪对于“贵生乐安”的重要性,强调治国安邦不可缺失礼义的意义。

28、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经典语录

29、在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事上下功夫,每天才能有进步,积少成多,更有可能取得成就。

30、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想了解一个人,就去观察他的圈子;他的圈子是啥样的,这个人就是啥样的,八九不离十。人可以装一装,但他的圈子不会装。

31、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论》

32、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3、“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34、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3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36、战国·荀况《荀子·儒效》。移:改变。质:车质。这两句大意是:习俗风尚能改变人的志向,长期安居能转变人的气质。荀子《劝学》有:“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可以作此二句的注释,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志向,性格,品德,气质。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其周围的客观环境,必然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可以此二句说明风俗、环境对人影响之大,强调移风易俗的重要。

37、战国·荀况《荀子·正命》。名:名称。实:事物的实质。命:命名。约定:根据人们的共同意向相约而定。俗成:共同约定的;大家认可,习惯上一直遵守和沿用的。这几句大意是:什么名称代表什么实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固定了的,人们相约以此命名这一实物,一旦为社会所承认,固定下来大家一直沿用,这一命名就被认为是此实物的名称了。荀子的话说明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共同的意向而制定的,引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现在也可以把人们经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某种事物的名称或某种社会习俗称为“约定俗成”。

3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39、说话得当,是一种智慧;该沉默的时候能沉默,更是一种智慧。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说话得当”,还都凑合;但对于“什么时候该沉默”,却做得并不好。“沉默”,是需要自制力的,压得住你的火气;“沉默”,是需要勇气的,不以口舌论英雄;“沉默”,是需要脑子的,因为沉默比说话的结果更好。

4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41、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42、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43、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44、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4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46、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47、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9、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50、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儒效》)

51、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52、出自先秦《荀子·非十二子》。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的表现,鄙视道德不好的人,也是“仁”的表现。说明“仁”正反两个方面的标准。

5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大略》——荀子名言

5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56、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荀子《荀子·王制》

57、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58、战国·荀况《荀子·解蔽》明:光明,明亮。贤:人才,贤德。指有德有才的人。

59、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60、言行一致,说好话、做好事,以身作则,那是国家之宝。嘴巴说好话,行动上做坏事,那是扰乱国家的妖孽。

61、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荀子·劝学》

6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63、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骗人。

6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

65、赏析:这句话出自《荀子·非相》。赠言:用良言勉励或规劝,多指临别时赠予行者。赠送给人以良言好语,这比送给人金子珠宝玉石还要贵重啊!这句话是说,对于家人或友人,赠给良言、在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比金钱、物质上的赠予和帮助还重要。

66、最能干的人之所以能干,在于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最明智的人之所以明智,在于不去考虑不该考虑的问题。

67、学习,当然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车轮呼啸前行,不积极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在后面。善于学习,才能掌握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6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69、此句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70、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荀子·正名》——荀子名言

71、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2、赏析: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君子与别人天性没有什么差异,只不过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73、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劝学》

74、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